2017.7.16

“On the road”,在飞机上读完这本书,也正适合我此刻的状态。好像大脑仍处在混沌,但你的身体连同你的行李,已稳稳踏入一片全然陌生的土地,而你所熟悉的方块汉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新奇的字母组合。于是,看着那些单词,无奈于自己不识,虽然它们好像很和蔼的接纳了我们。只能心中坚定:无论熟识或面生,这种种交流困难都要自己解决了。

去年美国游学,是在营地中与各色小伙伴相处,此次加拿大素里之行,则是与寄宿家庭一同度过,相比之下可能是更贴近当地生活了,蛮好。寄宿家庭伙伴只有三位:戴维和朱迪夫妇,以及可爱的小狗Coco。不算热闹,但因主人的真诚热情,让屋子里充满温馨。朱迪细致耐心地为我们解答所有问题,戴维则更具幽默细胞,总之这对夫妇完全符合我对宿主的想象:善良贴心、亲切风趣,所以不需太长时间,我和露莎已放松地融入这个新环境。

在参观屋子时,发现所有生活用具全都整洁如新——有些也确实就是新的,这样的生活作风和待客之道真让人赞叹!

晚餐后,戴维夫妇驾车带我们在素里兜兜风,强忍着睡意,我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物,兴奋与迷惑突然就交织在一起了,兴奋于这片新奇而真实的土地,却也迷惑于这新奇与真实。此刻,我依然“On the road”,但沿途和目的地仍是未知。

文化不同,生活不同,素里寄宿家庭的生活于我们而言确为一大新冒险,会有许多规矩因“差异”而愈具挑战性,比如:为节水,洗澡不能超过15min(女生颇觉无奈);为保持整洁美观,卫生间洗手台与地板的水渍要随时清理等。我有些领悟,为何家中才两人而这么大的house却干净精致得不可思议了:如此规范严格、细致认真的生活意识和环保意识,自然会使家中一切有条不紊。

不知学校又是哪般光景?

明儿见。

 

2017.7.17

闹钟声中,素里清晨的寒气把我们从被窝里揪起。啊,睁开眼,是陌生的环境,看来我的身心都还未来得及完全告别祖国,但我将做好准备,迎接两周新生活。

早饭是玉米片泡牛奶,一瞬间仿佛又回到去年暑假美国游学的营地,味觉受触的同时,记忆也已被唤醒;想起那时每天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欧美文化、学习英语,以及建立另外一种思考方式,于是坚信此次加拿大之行也将无比精彩。

哦对,有一个细节,我必须记录下来:坐车时,朱迪要求我们扎好安全带。在国内,我们往往没有这样的安全意识,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内容之一,这就是所谓:生活中处处皆学问。

今天上午是第一次上课,我们八年级学生的老师是Edith,我们叫她Ms.Granholm,课上首先进行自我介绍,我喜欢的是写姓名卡时配上中文名相关含义的图画,其实我的名字“芸锦”意义并不单薄,但我还是尽己所能去用英语阐释,虽然有些困难,但我喜欢这种挑战的过程。我们还通过一些游戏去了解各位同学,了解英文姓氏的知识等。最重要的是,Ms.Granholm带给我们很多新单词,都和环境有关,并为我们朗读了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这也正是我们此行最大的目的:增强环保意识,借鉴加拿大的环保方式,回国后能改变自己并影响他人。

在学习新单词时,Ms.Granholm用英文向我们解释词意,我发觉这是个非常棒的学习方法,比直接查词典更具挑战性,但也更有益。

下午的旅行我们参观了和平门与白石镇。和平门真是个有趣的地方,你可以有脚站在加拿大,一脚站在美国,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的历史意义及和平象征性,加拿大是个只有150年历史的北美发达国家,与五千年文化的中国相比,它显得稚嫩,但却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我会用心感受这里的历史,触碰这里的思想,收获新的文化。

 

2017.7.18

我真切地感受到:文化差异和生活差异!

比如说:每天寄宿家庭为我们准备的早餐都是一片面包,一杯冰牛奶。好吧,我知道这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但不是我的,这对我而言太少了!但往往晚饭多得我们却吃不完。所以,或许我必须适应一下这里的生活啰。

昨天的家庭作业是询问寄宿家庭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其姓名、爱好、电话,以及所坚持的环保行动等。我默默赞叹作业设计得巧妙,因为这无疑是个与寄宿家庭交流、熟悉的好机会。而今天课上,我们首先但分组进行了游戏,类似于飞行棋,不过将色子替换为硬币,以使我们了解加拿大钱币,并将关于寄宿家庭的问题设计于其中,一举多得啊,nice~当然,更多的是时间用于学习新单词,进行环保主题的拓展阅读,而作业正是思考不少于五条具体可行的环保措施,这将是属于我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智慧成果。

最后二十分钟,由Mrs.Field为我们开启了音乐之门,展示了两首民族风情的加拿大老歌:《Land of the Silver Birch》 以及《My Paddle》,歌词简单而又深情优美,旋律悠扬且易学。我感受到浓浓的加拿大乡情,眼前仿佛看到那银光粼粼的湖面上,映出河狸和驼鹿的自在无忧,而人儿悠悠摇桨,泛舟湖上,心中对这片土地无限爱意。

下午的本拿比乡村博物馆之行,似乎让时光倒流,我们重温了上个世纪20年代加拿大的淳朴民风及各行各业的运作情况,并领略了工业技术如运输工具的变革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与各工作人员交流时,其中一位菜农告诉我们那个年代当地所有的服务设施,其中竟然包括Chinese medicine,我的心中霎时一阵自豪。参观途中,身体其实已稍感疲乏,却因对于文化的渴望而兴奋不已。 

                                                         

2017.7.20

一整天,名副其实的温哥华旅游。

行走在温哥华市中区的街道上,感觉到的是两个世纪的交融。能看到上世纪早期西洋风格的杂货店、餐饮店,亦有标准的现代化高楼。行人匆匆,汽车来来往往,这样的生活状态符合我对温哥华,、一个大城市的想象;但更有些景物跳入眼中,令我惊喜。可能是一个青铜色、已生锈的老雕像,可能是一座古朴的旧摆钟,可能是悄然盛放的花朵,都安然静立在街旁,与我相识致意,为我讲解着数十载历史更迭,时代变迁。

中午的午餐后,坐在餐饮中心外的喷泉边,捧一杯暖暖的热可可,时有海鸥扑棱翅膀落在身旁的草地,大摇大摆走动,并不怕人。当清凉的风拂上脸颊时,我心也沉静几分。然后来到加拿大广场,靠着栏杆,望港口大大的轮船和远处延伸无际的海,深深吸一口气,鲜腥清新的海的味道都浸满心胸。

下午在斯坦利公园,看到了原始质朴的土著图腾,拥抱了大自然。那里沿途都是“野生”的茂密植被,很多几十年高龄的大树足有四五层楼高,粗壮的树干要四个人才可能抱过来。

旅程的最后,我们在海滩度过了一段肆意欢闹的自由时光。喜欢水的孩子利落地脱下鞋、袜子,走进浅水区,轻轻用脚搅出浪纹。女孩们专注于挑拣小珍宝—石子或贝壳之类,突然被男孩们泼了一身水。于是开始一场混战。甚至玩得疯过头,三个男孩跌坐在水里,湿透了全身,索性直接穿着湿衣服游起了泳。不亲切水的孩子,就和Mr.Field一起利用沙滩上的木材,搭起简易跷跷板,同样欢声笑语阵阵回响。

一天的温哥华之旅,不仅让我们释放着最本真的天性,收获最纯粹的快乐,更亲密与加拿大进行了一场甜蜜的约会。

 

2017.7.21

课上,Ms.Granholm给我们每人一个小球,握在手里,玩了一个关于单词发音的游戏,就是每一音节向前伸一下手(手中攥着球),而重音则要伸得最远最迅速,如出拳一般。经实践,这真的是一个记单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我总是很喜欢Ms.Granholm带给我们的游戏,更喜欢她。她不年轻不美丽,但像我的语文老师一样爱生活、爱笑、爱学生,以及爱拖堂。她讲课时不太注意时间,因为太过沉浸课堂;她讲课充满激情,毫不吝啬对我们的赞美,也喜欢以亲切幽默的口吻同我们打趣,还总是毫不掩饰地放声大笑,手舞足蹈。

而今天是她最后一次给我们上课。

下周她就要离开素里,去其他地方进行自己所热爱的工作。我相信她在新的环境中也如此热情风趣,她将始终是个好老师,而我们也将继续在新老师的引领下快乐学习。但我确定,我难以忘记Ms.Granholm,也很难让谁取代她的位置。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她教会我很多英语、环保知识,给我极大启发,也为我制造颇多笑声。

我会想念Ms.Granholm,一如想念那些课上的游戏、交流,非常想念。

下午是在一个奶牛场度过的,我们尝试了用手挤牛奶、制作黄油,当然首先了解了关于奶牛场机器、运作机制等的知识,然后还鼓起勇气亲手去喂奶牛和小羊宝宝,也观察到很多其他的动物,比如兔子、猫咪、狗狗,在手指与它们身体的接触中,对这些生命感到由衷赞美和感谢。为它们的可爱姿态着迷不已。也不禁深深意识到,人与其他一切生物共享地球,也互相馈赠、互相尊重、互相保护,必须心怀敬畏,虔诚,这也就是我们学习环保、践行环保的意义。

 

2017.7.22&2017.7.23

周末两天,没有课程安排,与寄宿家庭度过了一段温馨快乐的时光。

前几天满当当的行程使我们收获颇丰,却也真有些身体疲惫之感了。所以,尽管心情始终高涨饱满,周六我们还是一觉睡到上午十点,睡得昏天暗地,不知何时。还好,这天上午并无急事需完成,我们只要帮朱迪完成一些餐点小食的料理,打扫一下屋子即可。之所以要制作很多小吃,是因为我们将去朱迪与戴维大女儿家参加派对。

傍晚五点半左右,我们早早洗浴结束,一切已准备妥当。戴维下班回来,便载着我们前往派对。这是他们的家庭大派对,老老少少齐聚一堂,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欢声笑语。对于这个大家庭,我们两个陌生女孩一时慌乱无措,只静静坐在沙发上聊天。但人们很快注意到我们,时不时问我们几个问题,或讲讲自己的故事,化解我们的尴尬。主人准备了数不清的美食、饮料,每个人都吃撑到肚儿滚圆。派对持续到临近午夜,我们看着天空从纯净的蓝、到柔和的橙,又一点点沉寂在庄重的黑中,大家一起聚在客厅,桌上巨大的巧克力蛋糕在空气中漫延出甜蜜的幸福。

大女儿一家人站在蛋糕桌前,大家纷纷送上祝福,为他们拍摄全家福,戴维还向全部客人作了深情讲说,讲述家的幸福,暖黄的灯光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温柔清晰。我可以听到心与心紧紧相拥的喜极而泣。

分完蛋糕后,客厅中播放起欢乐热情的音乐。我们在尽情舞蹈中结束了这个甜蜜的派对。我是如此热爱和赞叹这家的气氛:纵使平日难以相见,可亲情的强烈召唤永远会将家人们心心相连并终将相聚。

周日我们几位同学一起去了沙滩。虽然我连沙滩名也不确定,但并不影响与海洋的亲密接触。于是,我把海的气味、海的宝藏,那些精彩的贝壳、石头和欢乐的回忆带回了寄宿家庭。

这个周末,我看到更多加拿大的景色:家,海洋。

 

2017.7.24

今天上课,没有了Ms.Granholm的标志性大笑,而变成了Mrs.Field的慈祥笑容。利用印制的加拿大简易地图,在Mrs Field的讲解中我们学习到很多加拿大的地理与历史知识:比如加拿大有世界第二大面积,有三个地区、十个省,维多利亚港名称的来历。我更清晰地感觉到,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和多元性。

哦对了,今天我们又迎来三位新的学生志愿者。加之原本的两位,这些当地学生志愿者将是我们了解加拿大的好助手、好渠道,更也会给我们英语口语带来绝佳的提高机会,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勇敢去与他们交流。

我期待今天下午的旅行活动已久,因为我们要去参观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这里有设施齐全的学生会楼、历史遗产众多的博物馆等许多迷人的学术或休闲娱乐设施,我深深惊叹于植物园中百花姹紫嫣红、袅袅婷婷之美姿,更沉醉于UBC独特的文化建设。漫步于偌大而静谧的校园中,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学生淡然地阅读书籍、用电脑著文,他们偶尔抬头看一眼我们这些兴奋的小游客,便立刻又投入专注的学习中了。

优秀的同学,优质的自然、人文学习环境,这就是所谓名校对于我们莘莘学子的魅力与益处吧。

 

2017.7.25

课上两小时多的时间,都完全交由我们来支配,去制作自己的海报。周四毕业仪式的小演讲做准备。我们大部分人都对绘画无苦心造诣,所以这并非一件容易或可草草了结的事。尽管如此,我们每一个人或独干或与一人合作,总之=都在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讲话主题和以前的绘画经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内容。面对这样一张海报,其实最重要的早已不是你最终所呈现出的结果,而是你运用智慧、开发自身潜力的过程,通过此你锻炼的是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利于梳理你的演讲内容,加深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似乎也就是所谓“素质教育”,也对于附中学生而言也并不陌生。

我想,国家大背景不同,教育必然存在差异;而我们中国虽不能尽数实行素质教育,但一定是需重视它并渗透它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之中。

下午我们在一个自然环境教育基地度过:A Rocha。这个基地可分为三个区域:森林、有机菜园、野生生物栖息地。在菜园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植物,还颇有兴味地大胆尝试了生吃各种菜蔬,在感叹生蔬菜的奇妙味道同时,更称赞于有机作物的健康环保,但说来无奈,因为对于高度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现况,要想大规模进行有机种植,恐怕不少农业人员都不会轻易接受。观察鸡、鸭、鹅等的生活圈时,我们学习到,这些家禽喜爱吃野草,且其排泄物可作为肥料,所以是可以促进种植业的,而其中便可存在一个良性循环。行走在森林的神秘环境里,我们可以大胆观察到多种有趣新奇的动植物,与大自然更亲近真实地接触。

整个活动结束,我对于人地关系有了更准确 新认识:在正常健康绿色的生态系统中,人、其他动植物、土地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奉献、共同得利的,这三种角色缺一不可,但谁也不能作主宰。

 

2017.7.26

早晨五点多起床,六点驶往学校。太阳也才迷迷糊糊醒来,透过车窗,看到路边远处的树林草地都朦胧在一层迷雾中,平添几分神秘仙境之感,于是心情顿时清醒欢悦了。

之所以今天出行这么早,是因为我们今天将是维多利亚之旅,我完全确信,这会是一场美妙的旅程,虽然我不知道在维多利亚有怎样的精彩等待着我们,但一想到能乘坐大轮渡渡海,我便已心旌摇曳,兴奋难耐。

    以前我从未登上如此之大的水上交通工具,大到人们可以把车开上船,一辆辆停在那里;大到足有四五层空间,其中有商店、餐厅、VIP区、儿童游乐区等各种设施。这实在是一种新奇的体验,站在甲板上,海风缭乱了发丝,强烈的清新之气一时间拨乱了我的呼吸。天空中太阳高高闪耀着白炽的光,映照海面也波光粼粼云儿只丝丝缕缕漂游在天上。放眼望去,海天一派通透澄澈深邃的蓝色,隐约可见远处小岛的连绵轮廓。有时海面上出现一个白点,许是其他轮船;若天空掠过几道飞影,可能是鸟儿正自由翱翔,或一道白线,则许是飞机留下的痕迹。那壮阔的美,有洗涤人心的震撼力量。海,永远令人迷醉。天与海之间,静立着,任凭海风吹掠,才能更真切地感到你是如何渺小,孤独而又勇敢豁达地生存于世。

在维多利亚,不负我望,我们领略了这座城市许多不可思议的美丽。街道的路灯上挂着精心编插的花篮,偶有马车悠悠而过,那靓丽的白马在汽车人流中愈显得典雅高贵。政府大楼风格很复古,我原以为那是一座华美复古的大城堡。维多利亚大学的校园也宛如一个精致的花园;这里的房屋也多掩映在花园之中,汽车途经时可以看到花园内漂亮的别墅。维多利亚,BC的省会,不愧“花园城市”之美称,到处皆秀美宁静,繁花似锦;加之是一海港城市,真可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在博物馆浏览到人类的历史、不同文化、不同生态圈生物的生活、进化史,BC的历史等等,那些文物、图片、动画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深深铭记这些趣味盎然的知识。当徘徊在唐人街小巷,看到久违的汉字招牌,油然而生一股乡情……

维多利亚之美,不仅美在繁花碧海,更美在她丰厚包容多元的文化精神,美得令人心动向往而平静安然。

 

2017.7.28

这是我在Fleetwood Park Secondary School,与大家共度的最后一天。明天离开。

这一天中,环保演讲、知识竞赛、拔河……收获很多乐趣,也坚实这两周以来的所学。唱完《Land of the Silver Birch》 、《My Paddle》,我们又齐唱一曲《送别》。悠扬歌声里,没有一点杂音,只有我们对这片短暂相遇的土地深情的告白。听着听着,眼眶就红了;唱着唱着,声音就颤了。发毕业证书、合影、送礼物、留联系方式、签名、寄语,毕业派对我们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带着bittersweet的心情,就散了。

像每天正常放学,寄宿家庭接我们回去。再凝视那些海报、那个教室、那栋建筑,再向the Field、Mariana、Solomon、Allan说一声“See you soon”,然后转身离开。

我到底度过怎样的两周?

这是中考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带着新初三的名号,踏上加国的游学之旅,恰是凯鲁亚克所言:在路上。两周十四天,我错过了济南的三伏酷暑、瓢泼大雨,失去了完成作业的大把时光,还让双手双腿挂了彩。但我也没有过多挂念老家的泳池、小吃摊和没有版权限制的音乐。我呼吸了没有雾霾的清新空气,与无甚阻挡的阳光热情地、带着一点炽痛地紧紧拥抱;我听了五六种口音的英语,吃了地道的炸鱼薯条;我每天看着两旁花丛树林掩映的乡野别墅,在宽阔延伸的大路上行驶,都莫名感动和满足。

在加拿大这个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年轻发达国家,直面地球上巨大的语言差异、生活差异、文化差异,第一次看母鸡下蛋、给奶牛挤奶,第一次洗澡只花五分钟、把垃圾分成四个种类,装了一脑子极简主义、环保主义、自由主义,原本四通八达的意识网络又编上新的分岔,世界的概念又宏大几分。为自己这外表没流露的内在变化,暗自欣喜。

每一次旅程的经验累加,告诉我,旅程可能不是想象的美好,但我是如此热爱行路上的真实、差异,那些新奇还有点疯的事物,其实我热爱的是,冲击狼狈后,我都将在回忆里留下不可思议的美好,而那样的景色是独属于我的了。在路上,沿途相遇的留在生命的内里,我成为新的李芸锦。

路永远向前延伸着,我知道我的步履永远不能、不会停止。来来往往,喜喜忧忧,得得失失,我即将离开,我即将到达。回首,只一句足矣:

“不虚此行。”

 

山大附中 2015级6班 李芸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