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自驾游——

  33年前 他从贵阳骑行到北京

  

  1984年李进在北京留影

  

  这部伴随李进到北京的自行车在路上没有修过一次

  李进到达桂林站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为李进开具的介绍信

  

  教育部为李进开具的介绍信

  

  李进在桂林期间住宿的票据

  

  2009年李进在泰山留影

  

  2011年李进在南京中山陵时留影

  近日,贵阳市第十二中学的退休老师李进,在《世界华人周刊》的一则微信上,惊讶地看到了自己30多年前的一张老照片。

  原来,33年前,也就是1984年,在学校任物理老师的他,曾利用暑假之余,从贵阳出发,一路骑着自行车北上旅行,在历时45天、行程3300公里后,他最终抵达北京,进行了一次在当时看来别具一格的“自驾游”。这张黑白老照片,就是他当时一路风尘仆仆地抵达北京时,被一位游客所拍下的。

  30余年来,怀着这份“说走就走的”旅游情怀,李进老师每年都要出去旅行一次,并习惯用镜头记录自己的行程,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到数码,一张张旅行照片,见证了中国的壮美山河。

  为能骑行北上 他坚持锻炼两年

  33年前,25岁的李进是贵阳市第十二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忆起当年的那次“自驾游”的经历,李老师记忆犹新。

  “30多年前,中国的交通还不发达,普通人出行不像今天有高铁、飞机这样便捷,中国人走向世界难,外国人走进中国也不易。即使在国内旅游,即使是住宿,都要开介绍信,吃饭不仅需要钱,还要有粮票。”李进说,其实,他当年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希望能在空闲的时间里到处走一走,看一看。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而为了当年的那次旅行,早在1982年,他便开始着手准备了。

  首先是体力训练,他每天要长跑10公里。同时,每周的星期天,他还要在山区骑行80公里以上。如此坚持了2年,直到确认自己的体质得到了大幅提高,他才开始制定骑行路线。

  当时,出贵州的路线仅有三条:昆明、湖南、广西。几经对比,李进最终选择了当时路况相对较好的广西方向,再北上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最后抵达北京。

  花四个月工资 买了辆自行车

  说来也巧,就在李进出发前,学校在组织自行车购买抽签,他竟抽得了一张“永久17型”自行车购买卷。要知道,当年想买一辆自行车,没有票是买不到的。

  “永久牌的自行车和海鸥牌的照相机,是那个年代的两大件。”李进说,当时,他这辆自行车花了他100多元,按照他每月40元的工资计算,这辆车相当于他4个多月的工资。

  1984年7月2日当天,在备齐了出行所必需的工具、药品、生活用品、地图等物品后,李进还不忘让学校为其开了一张介绍信。

  “80年代中期不比当今,那时还没有身份证,人们出门在外,要想表明身份,得靠介绍信。”就这样,李进开启了北上的征程。

  刚进入广西 便被“跟踪”

  历时3天, 7月5日,李进终于进入了广西境内。李进回忆说,原以为出发前已做足了功课,对广西的气候、地形已然是了如指掌,怎料广西不仅比贵州气温高,而且太阳的照射更强烈,让人从头到脚都有被炙烤的感觉。

  由于走错了路,还未到达河池,天色便已渐渐暗淡下来。当晚九点过钟,李进还在山里转悠,突然发觉身后百米处,有个人也骑着自行车正朝他这边追赶,让李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李进飞快地蹬着自行车,想迅速摆脱目前的“险境”。谁知对方并不善罢甘休,随即也加快节奏,跟上了李进。在接近一处坡顶时,只听对方用广西口音喊了一句:“你踩得好快啊。”按捺不住的李进随即也停下车,并壮着胆子问了一句:“你有什么事?”随后仔细一打量,才发现原来一直紧跟着他的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对方回答:“天太晚了,一个人在路上害怕,想跟你搭个伴。”随后,小男孩顺手从自行车后面驮着的箱子中掏出一根冰棍递给了李进:“给你吃吧,不要钱。”

  住进招待所 一晚一元钱

  “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并不富裕,衣服也不艳丽。北方最流行的汽车款式,是方头方尾的,汽车还没有占领大多数街道,街道上见得多的还是自行车。”李进说。

  李进一路北上,先后途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地,沿途凭借着一张介绍信,顺利入住各省的招待所。

  “政府招待所的住宿条件,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了,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说,已相当于中上等的宾馆、酒店了,不过,一晚上只要一元钱。”李进说,现在入住一个连锁宾馆、酒店,一般不会低于200元一天。也就是说,现在住一天酒店,当年可住200天的招待所。

  一路骑行中,李进游览了各省当地的特色景点,并一一记录。

  最终,在历时45天后,1984年8月15日,李进到达了他心中一直向往的首都——北京。

  “当时的北京,以游故宫的人最多,不过,外地人还是少,因为那个时候,旅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代名词,更别说是骑行了。”李进说。

  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颐和园、 香山、十三陵、故宫等北京必看的景点,李进一处都没放过,甚至当时北京的地铁他也亲自体验了一番。

  “快!”是当时李进在北京乘坐地铁一号线的最深的印象。

  李进说,第一次接触这个新鲜玩意,除了是好奇心外,更多的是想体验一下中国当年的快捷交通,因为当时全中国只有北京才有地铁。

  教育部开证明 让他寄回自行车

  如愿以偿后,李进开始准备返乡。然而,准备乘火车返回贵阳的他,不得不考虑将一路陪伴他的“豪车”卖掉。

  期间,他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一处自行车二手市场。有人看了看他车架上的钢印号后说:“你这车,不是北京的吧?”

  当围观的人听说这辆自行车来自贵阳后,纷纷瞪大了双眼:“你开玩笑吧?几千公里呢。”

  直到李进拿出自行车执照、学校的介绍信等,人们才确信李进的此次经历。

  期间,一位中年男子挤到李进跟前,仔细看了看他的车,并和他谈起了价格。不知是车吸引了对方,还是李进骑行的故事吸引了他,总之,对方就是真心想买,只可惜价格谈好后,却发现外地自行车在北京上不了户。

  无奈之下,李进只有想办法将车托运回贵阳。

  “当时北京站正在扩建,拒绝办理有关托运的相关手续,我最终只得求助自己单位的上级部门——教育部办公厅。”最终,教育部办公厅给他开具了介绍信,他才顺利地将这辆自行车托运回贵阳,如期踏上了返乡路。

  一张张老照片 记下了时代变迁

  从北京回来后,他一直怀着这份“说走就走的”旅游情怀,每年都要出去旅行一次,并习惯用镜头记录自己的旅行经历。

  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到数码,一张张旅行老照片,展现了中国的壮美山河。

  2013年,李老师还走出国门,去美国的芝加哥、纽约、华盛顿等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