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
我2003年到美国读公共政策管理硕士,刚到美国上学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没有入学体检。我从小腿不好,做过几次腿的手术,走路需要用个小拐棍辅助,经过国内各种升学入学体检——尤其是90年代国内高考刚刚放宽对肢体残疾学生的招生政策,肢体残疾学生对于大学大约属于新事物,各种盘问非常多。对于残疾学生来说,那些盘问都是窘迫,尴尬,委屈各种感觉交杂。
美国的大学,不仅没有体检,而且根据美国法律,所有大学都有机会均等教育办公室来辅助各类残疾学生,保证学习机会均等,协助诸如肢体残疾,听力,视力,以及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完成日常学习和考试。
我对美国大学对残疾人的协助还有一个更切身的体验。我曾经有幸或是不幸在美国念博士期间又要做一次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不大,但是因为我的腿情况有点特殊,前后拖拉了一段时间,于是术前术后几个月的时间,我难以行走,不得不用电动轮椅——保险公司免费给我送到家里的电动轮椅。
由于我的电动轮椅上不去学校的普通校车,学校派专门接送轮椅的大面包车接送我去学校上课,开会,或者做助教辅导学生。几个校车司机都非常和蔼亲切,认真负责。每次都一丝不苟地用安全带把我的轮椅在升降板上固定好,然后才开升降板把我和轮椅送进车厢,然后再固定,才开车。即使从我公寓到学校也就5分钟的路程,绝对一丝不苟。校车的司机队长也是我们学校的警长,每次我都是写电子邮件给他预约第二天的车,他总是及时回复确认。总之,我的日常学习和助教工作没有因为我坐轮椅而受到什么干扰,没有任何亲人和朋友的忙前忙后,我独立自主地就度过了术前术后的几个月。
学校的确是完全无障碍的。所有的教学楼的大门都有坡道,无论多旧多老的楼都有电梯。每个楼层的出入口,教室,办公室,会议室,餐厅,洗手间都可以轮椅到达——就是我用电动轮椅的技术有点差,我的轮椅扶手把我常去的几个楼层的走廊拐弯,电梯门口,办公室门框,洗手间的墙蹭得一道一道的……怪我目测不准,缺乏练习,一按电钮直开过去,轮椅扶手蹭墙了一时也刹不住,刹住了以后再来回磨蹭一会调整角度,又在墙上继续摩擦了几个道子……后来不用轮椅以后,我留神看,那些被我蹭过的墙都被学校刷好如新了。
坐轮椅和不坐轮椅,虽然是一样的教室,图书馆,餐厅和马路,但是其实视角很不一样。就这几十公分的高度,人看到的世界真是不一样了。我虽然记事起就是残疾人,这次体验才发现对坐轮椅的残疾朋友,其实理解还是不够深。这我以前没有想到。
邮局入口的坡道教学
我博士毕业后,找到一个美国大学的终身教职职位。做为教授,对于美国大学的辅助残疾人教育又是另外一种角度。一旦我的班上有残疾学生,学校的机会均等教育办公室就会和我联系,协调如何更好地帮助残疾学生完成课程。自我任教以来,基本每年我教的班里都会遇到一个残疾学生,无论是MBA学生还是本科生,他们或者视力不好,或者坐轮椅,但是他们就和普通学生一样在我的班里上课,我基本不觉得有任何特殊,他们也非常融入课堂。
我遇到的第一个残疾学生是视力障碍学生。那时我刚教课不久,我教的MBA课堂里就有一个盲人学生。他视力微弱,用特殊的电脑系统可以看到超大超亮字体,他给我写email询问课本的选择,然后他就可以有渠道得到该课本的盲人版。每逢考试,我提前把卷子email给学校的机会均等教育办公室,那里可以给他提供特殊的考试电脑和时间。他上课时也认真参与课堂讨论,非常融入课堂。下课时聊天,知道他自己是一个个体户,开着一个汽车配件商店。我非常佩服。后来又有一个坐轮椅的学生,他的小臂和小腿不太受控制,用着和我当年用过的类似的电动轮椅。他是小时候随爸妈从叙利亚移民过来的,现在也是边上学边工作。他说他坐轮椅上学工作都没有问题,很成熟自信。因为他手指不灵活,这样的学生可以申请延长考试时间。不过,他非常自信自强,说因为我教的课程主要是数据分析,不用写很多字,他觉得不用延长时间。
有坡道的出租车生活和娱乐
自从美国通过保障残疾人需求的法律,美国的所有公共场合都是轮椅无障碍的,比如路口的人行横道和公共汽车,都是有坡道的。很多稍大一些的红绿灯路口,会有声音信号,这样盲人在过马路的时候可以听见什么时候行人灯亮。公共建筑也基本都是轮椅无障碍的,比如市政厅,公园,图书馆,超市,体育馆,电影院,音乐厅等各种娱乐场所,都有坡道或者直梯。公共卫生间也都有轮椅可以进去的隔间——同时这个隔间里一般也有给婴儿换尿布的台板。美国建国已久,很多公共建筑都比较老了,上百年并不罕见,但是老房子经过改造,也都符合规定。
购物中心美国的大型超市都有电动购物车,坐在上面购物,不用手推购物车。因为这个原因,在美国我更喜欢去大型连锁超市,而不是小超市购物。有阵住在波士顿,附近有家西方连锁超市面积不是很大,所以没有电动购物车,我很惊讶。他们的服务人员见我询问电动车,也有点不好意思,说他们没有,但是他可以帮我推车购物。我当然还是推得了小购物车的,就是一只手用拐棍,一只手推车总推得不好,走偏,当然慢点也就撞不到人了。而且,美国人都特客气,我撞了他们,他们也会向我道歉……不过我还是没有麻烦超市工作人员陪我逛超市,还是自己慢慢来好了,也随意一些。后来有一次也在这个超市,我看到有个超市员工专门陪着一个盲人顾客购物,帮他选商品。
大型超市的电动购物车我在美国去过的一些音乐厅,电影院,和球场,也都按比例有一排没有椅子的位置,方便坐轮椅的消费者直接停轮椅在那里观看演出和比赛。美国人酷爱体育,有次我在波士顿看两个来访问的欧洲俱乐部的足球赛,尽管不是美国最流行的橄榄球,整个体育场也还是爆满,包括一排排的轮椅的位置也都排满了。第一次看见这么多轮椅朋友坐在一起看比赛。
所以,一到美国,说到处都可以看到坐轮椅的人有点夸大,但是,在学校,工作场合,娱乐场合,购物场合,坐轮椅的朋友都是那么独立而且融洽地与大家一起学习,工作,娱乐,和购物。
开车
我早听说在美国残疾人可以开车,就是坐轮椅的人也可以开车,只要你的车是给坐轮椅的人开的就好——我后来认识一个世界银行工作的巴基斯坦朋友,他就是坐轮椅开车上班,他的车没有司机座椅,车门打开后可以自动放出一个斜坡,轮椅开上去,固定好,不用脚,全手动开车。
在美国,只要医生签字同意,就可以去考驾照。对于体检没有简单的硬性规定,全在于大夫给每一个人进行具体评估。拄拐棍的人只要通过医生的测试,就可以去考驾照。
我在美国考驾照的过程非常简单。和对待普通人一样,我的大夫查了我视力,握力,按了按我的腿力,问了几个问题,大笔一挥,我的体检签字通过了。全程简单明了,和蔼可亲。路考的时候,考官和其他美国职场的工作人员一样,不问一句我的腿和拐棍,他们只是考开车的考官,不是医生,没有资格问我的腿的问题。他们只是考我的开车技巧,停车,趴车,加速,减速,交通规则的应用等等。
我在美国还有一个汽车的残趴牌。无论是我自己开车,还是乘坐朋友的车,这个牌挂上,我们就可以停靠在所有停车场的残趴车位上——这个车位通常都是停车场里离建筑物入口最近最方便的车位。如果是市政的停车米表,此牌免费且不限时停车——米表一般都限时2个小时。虽然残趴牌是各州政府独立发放的,但是实际使用是各州通用的。本州的残趴牌也可以停在其他州残趴位置,而且公共米表也是免费的。我曾经在美国其他州旅行。这个残趴申请也很简洁,在自己本州政府网站上下载申请表格,填好以后找一个大夫签字认可,然后邮寄给本州管理部门。两三周后,残趴牌就直接寄到家里了。
餐馆大门旅行
提到旅行,我在美国读书和工作期间,每年总要出门几次,其中读博士期间跟随导师在中东工作一年半,那时经欧洲往返中东和美国,飞行更多。
开始旅行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后来我慢慢开始喜欢旅行,因为在美国和欧洲旅行是无障碍的,没有什么不方便。出门一手拐棍,一手拖一个最小号小轱辘行李,公车站,火车站,飞机场,旅馆,都可以拖行无障碍。前两年我在国内的高铁火车站就不行,不知道是车站太大了,人太多了我没找到电梯和坡道,还是就是没有无障碍的坡道。看着通向站台的长长的楼梯,我一手拐棍一手小轱辘行李,根本就不敢走楼梯。后来多亏有热心人帮我拎行李走下站台。
世界各国的机场一般都是按照国际要求,无障碍的。这些年旅行多了,我很喜欢机场。即使在非中文非英文的非洲或者欧洲,航站楼内部的路标指示和无障碍都是统一的,而且到处是椅子,让我特别有独立的自信和随时可以休息的安全感。
另外,各国机场都有提供给残疾或者行走不便的人轮椅接送和转机服务。推轮椅的人员,各国也不一样。在美国,尤其纽约芝加哥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机场,很多推轮椅工作人员也是世界各地移民,不同种族,高矮胖瘦,男女老少都有。美国机场,无论大小,推轮椅人员都显然经过统一的培训,非常认真专业。他们每停下轮椅,比如在乘坐转换航站楼的小火车上或者摆渡车上,他们会认真闸住轮椅,无一例外。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很重要。我因为从小摔倒就容易骨折,胆小异常。自己又没用过手动轮椅,所以,对轮椅毫无把握。如果他们不推的时候不闸上,当摆渡车或者小火车转弯或者晃动的时候,轮椅也会轻微滑动,让我感觉失去控制,无处着力,非常惶恐。美国这个轮椅人员的工作素质,的确可以给100分。而且美国轮椅服务人员,非常能干,无论是大叔还是大妈,每次除了推我的轮椅,我即使还有两大行李(咳咳,不好意思,虽然自己拿不动行李,但是每次我往返中美都是托运俩大行李,不肯损失我的免费行李额度),也是微微一笑,举重若轻,一手推轮椅一手推行李车,气势磅礴地把我送出机场。
人行横道不过,美国的很多服务人员,习惯期望小费——他如果把你推到地方后,没有立刻走的意思,看着你说,谢谢你。基本是期望小费。机场轮椅这个事情,似乎1美元有点少,5美元那是绝对够多了。我开始到美国的时候不知道,或者手头没有零钱没有给小费,他们会有点失望,但是通常也不会多说什么就走了。不过如果给推轮椅的人员几块钱小费,他们开心,回报给你一个明亮的笑容和真诚的感谢,其实自己在旅途上也蛮开心的。小费这个事情,需要自己拿捏。
有一次在加拿大机场转飞机,天哪,他们的轮椅系统非常复杂,大约前后有四个人使用各种不同电动车,小推车和轮椅在机场出入海关不同位置来周转我,我捏在手里的小费始终没有给出去,总是要在服务结束的时候给,但是给4个人小费太夸张了。而且,他们似乎也没有表达期望小费的表情和机会。
我去欧洲的次数不多,但是去过几次发现推轮椅的人员有白发如银的老大妈——欧洲的老龄化可见一斑。在咱们中国,那全是一水的年轻漂亮娇俏玲珑的小姑娘小伙儿,还穿着统一的制服。但是国内推轮椅的小姑娘小伙子都觉得他们不能同时胜任推轮椅和行李车两件任务,有时又雇不到专门推行李的人,唉,真是为难。
其实,我现在并不是每次坐飞机都要求轮椅服务——美国显然人力不足,有一次要求轮椅服务迟迟不来,导致我转飞机误点。所以如果是在美国国内旅行,我渐渐不要轮椅,但是会早点去机场,也会要求从快速通道过安检,少排一些队。机场人员都是很自然地让我走捷径,从无额外询问或者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