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马士基与赫伯罗特联合成立的双子星联盟正式开始运营,标志着全球集运市场进入了四方争霸的新阶段。此时,稳定发展的海洋联盟、双子星联盟、PremierAlliance,以及实力雄厚的地中海航运(MSC),将共同重塑集运市场的生态格局。

双子星联盟的成立预计将改变集运市场的竞争态势。海洋联盟成立于2017年,目前成员总运力超过897万TEU,覆盖了多条重要航线。双子星联盟则拥有682万TEU运力,运营370万TEU,对应340艘船舶,涵盖57条航线,力图构建快速、灵活的运输网络,预计在2025年6月实现所有船舶按照新的船期表运营。

MSC作为全球运力第一的公司,尽管退出了2M联盟,却凭借近640万TEU的运力和887艘船舶,计划独立创造全新的运输网络。PremierAlliance规模最小,总运力仅为359万TEU,主要航线覆盖到亚洲-欧洲和亚洲-北美,但与其他联盟相比,航线数量和频率较为劣势。

在竞争的焦点上,亚欧航线和跨太平洋航线尤为激烈。这两条航线是超大型集装箱船发挥规模优势的主要战场。海洋联盟为远东-西北欧市场提供7条航线,双子星联盟则同样在关键市场上推出独特的轴辐式网络模式,力求在干线与穿梭快线间的平衡。此外,MSC重新启动了Swan和Dragon两条航线,以增强其在亚欧市场的竞争力。

除了联盟之中,独立运营的班轮公司如以星航运也将迎来新的机遇。目前,以星航运与MSC达成了为期三年的换舱合作,与其他联盟成员之间也保持着舱位的互换,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集运市场联盟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市场竞争将愈加白热化,各联盟间的合作、竞争形势也将不断演变,服务质量及运力配置将成为各方关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