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在为了电动车到底环不环保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美国人已经迎来了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不烧油了,养路费怎么收?
▎电动车新政:胡萝卜变大棒
七年前,当以特斯拉Model S、日产Leaf、通用Volt为先驱的插电式电动车在美国开始兴起的时候,联邦政府给税务优惠,地方政府附和,一些电力公司在充电设施上也出台优惠政策,一路大开绿灯,各种胡萝卜吸引消费者。
可七年之后,胡萝卜变成了大棒,这闹的是哪一出?
2017新年伊始,美国密西根州的纯电动车车主收到了一份黑色的“大礼包”:两项附加费收费单。收费理由很奇葩,因为他们的爱车不用油!“享受”同样待遇的还有插电和混合动力车——因为节能导致用油少了,也要多交附加费,只不过交费金额没有燃油车那么多。
按照这个新规定,纯电车年审时多交100美元附加费和35美元的燃油税,合计135美元;混合动力车(含插电),如果配有4千瓦以上动力电池的,需多交30美元的附加费和17美元的汽油税,合计47美元。
▎那常规汽车呢?
据密西根州政府发言人Gisgie Dávila Gendreau介绍,在密西根州,机动车年费平均为120美元,按照车辆的重量、价值和车龄等,有小幅度的差异。
除了年费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额收费项目,比如个性车牌以及州立公园的门票等等,自愿选择,费用在5到11美元之间。按照密西根州的法律,车辆年检时无须检测尾气,也没有车辆安全检查,车主可以选择网上支付,注册完成以后将文件直接寄到家。
换句话说,密西根电动汽车年审的费用,今年起翻了一番。
其实在美国,这不是新鲜事情。在此之前,美国有好几个州已经率先拿电动车开刀了。
仔细分析,这个看似惩罚电动车车主、阻碍电动车发展的新政,其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道路建设上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节油与修路,矛盾越来越尖锐。
一、要修路,先收税
要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美国的道路建设和养路费用说起。
与中国公路建设采用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方式截然不同的是,美国采用的“以税建路,以税养路”的模式。
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interstate)建设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道路桥梁、机场、地铁轨道交通等公共设施,都是各个州和当地政府所有,为此专门有州级的交通部。联邦政府只负责国内很少的道路,主要是国立公园以及军事基地周边的交通道路,以及国有铁路。
这张图是2012年美国道路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可以看出,联邦政府直接用于交通建设的费用不及其它两级政府的零头,而州以及地方政府除了有少部分联邦拨款,绝大部分的资金都要靠自筹。
在各级政府的资金来源上,联邦政府统一征收的燃油税占据了总收入的2/3,主要用在负责规划、环境评估、协调等。州级养路费用,大部分也是来自税收,具体标准包括车辆注册费用、燃油税等汽车相关的收入,由各州自己定。而负责地区局部道路的当地政府,由于无权征收燃油税,只能从别的渠道获得资金,比如房地产税。
中国到处可见的收费公路,在美国并不常见。粗略统计只有不到1万公里,占美国主要高速道路的3.6% 左右,集中在东部和中西部的几个州,西部和南部没有。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高速公路叫freeway,因为无需付费。即使有收费的地方,金额也相对较低,所收取的资金,只占道路开支总金额的5%(2015年数据)。
▲红色代表收费公路
二、燃油税收逐年递减
尽管各级政府用于道路建设的资金来源有所差异,但燃油税收依然是最大的一块,占接近三分之一。可以说,离开了燃油税,公路的建设与维护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美国燃油税的收取,大部分是按照每加仑燃油固定税额收取的,与油价的高低无关。比如,目前执行的联邦政府燃油税标准(每加仑汽油18.4美分,柴油24.4美分),是1993年制定的,20多年间一直没有调整过。
按照官方的统计,1993年到2015年间,美国累计的通货膨胀率是64.6%,也就是说,2015年收到的税费,比制定标准的1993年少了四成。
除此以外,燃油税征收总体金额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经济环境与汽车节能技术发展。
美国油价在2008年达到了历史新高之后,遭遇了全面金融危机,在高失业率的冲击之下,汽车销量跌入低谷,导致全美国汽车燃油使用总量的显著下降,税收也跟着缩水。
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汽车销量开始攀升,原油价格也恢复到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但是,汽车用油的总量还是呈现平稳向下的势头,这得益于奥巴马政府2012年推出的汽车环保法案,促使各家汽车公司加大节油科技的投入,各类汽车的经济性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为了直观比较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车聚君以汽油为例,收集了美国自1975年以来的联邦燃油税,通货膨胀指数以及平均燃油经济性指标,计算出按照2016年价格为基准的单位里程税收额,可以看出按照里程计算的平均燃油税是逐年降低的,就是说,在交通流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在燃油税上的实际入账是减少的。这个也从总税收的数据得到验证。
所以说,按照美国目前固定燃油税额的征收模式,长远呈现一个总体下行的趋势,与不断上升的道路建设与维护成本,形成了剪刀差,修路养路的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美国1/9的公路桥梁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原本设计使用寿命是50年,而目前桥梁的平均年龄是42年。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7年8月1日,位于明尼苏达州境内I-35公路上跨越密西西比河的一座公路桥因年久失修而倒塌,造成了13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的严重事故。该桥建于1964年,1967年启用,期间经多次检查,发现了疲劳裂纹等问题,但由于资金的原因,原计划于2020年进行重建。
三、调整汽油税迫在眉睫
调整1993年制定的联邦燃油税的呼声与提案,一直不断,不过最终都是不了了之。连绵不断的惨案也没有能够促使增收联邦燃油税议案的通过,其中包括奥巴马政府去年提出的一揽子公路建设计划。
特朗普在任期内会不会重新审议这个提案,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他在竞选时提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其争得了不少的选票,不知道他能否兑现承诺。问题在于,联邦政府的投入资金来源,需要广开财路才行,全美国都在翘首以待。
对于承担养路重任的各州及地方政府,面对各种道路建设欠账,已经不能再等待,于是不得不设法在州内立法。
以密西根州为例,2015年密西根州立法通过新的税收方案,除了对电动车和节能的混动车增收附加税外,还宣布提高燃油税。这次涨价后的汽油和柴油税每加仑各增加7.3分和 11.3分,到达 26.3分,2022年后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
汽车注册费也同期增加20%,每年创收4.6亿。这也是1983年以来首次大幅增加。按照每车每个月用50加仑汽油估算,即年行驶约12000英里/1.92万,每年额外增加的费用是44美元。加税之后,密西根汽油税的征收额在全美50个州里排行第18位。
放眼美国,密西根州的新政不是首创。科罗拉多州、内布拉斯加州、北卡罗莱纳州、弗吉尼亚州和华盛顿州已经施行了类似的政策,乔治亚州、爱达荷州、怀俄明州等,也在最近加入了对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收取额外费用的行列。
四、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向中国学习,把养路费与燃油税脱钩,采用谁使用,谁缴费的办法。更进一步,还可以按照车型细化,谁对公路的损伤越大的,收费越多。
基于这个思路,美国从2015年开始施行“基于行驶里程的使用者付费方案(mileage based user fee)”,首先试点的是俄勒冈州,当年7月起,在州内轻型车辆展开项目名为OReGO的试点工作,车主在车辆数据口安装一个用于记录车辆行驶里程、油耗以及GPS(可选)的装置,数据自动传输到处理中心,每个月结算,按照每英里1.5美分的标准收取道路使用费,同时自动退还加油时收取的燃油税。
施行一年以后,有1200名志愿者参与,距离当初预计的5000用户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85%的试验用户对这种方式给予了积极评价,而且试验用户中,75%选择了带有GPS的数据接口。有趣的是,大概100年前,第一个在全美国率先征收燃料税的也是俄勒冈州。
2016年9月,美国交通部下属的联邦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拨款1400万美元,批准资助在加州、夏威夷、华盛顿等七个州开展的八个相关项目,对按照行驶里程收费的方法进行更大规模的试点,解决数据可靠性、跨州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车辆和驾驶员的多样化,以及可能出现的技术和法律问题。试点的规模各异,有几十到几千人不等,基本上都要求在2017至2018年完成,然后汇总分析,决定下一步是否继续或扩大试点。
对于这一举措,质疑的声音也不少,最大的是对车主隐私权的担心,因为行车数据有包括出行的时间、地点、行驶速度等,很多公司或者政府机构都对这样数据有兴趣,虽然立法上对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有严格的规定,但如何保障不会被滥用?
要知道,美国道路上红灯摄像头的安装都引来过很大的争议,采集每一辆车的行驶数据,更是很多人敏感的话题,强制执行起来的阻力和难度非常大。
五、电动车能否可持续发展
2016年,美国汽车市场上插电式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同比取得了37%的整长,但总体上占比依然没有突破1%(仅0.9%),在全球占比排名上继续下滑,未能进入前十,落后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
甚至,美国的新能源占比还没有中国高。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了1.8%,排名世界第十位,这个比例正好是美国的2倍。此情此景下,美国再向新能源车开征附加税和燃油税,岂不是雪上加霜?
未必。美政府的增税方案,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养路费,而不只是燃油税的表面意思。因为美国几乎不收过路费,地方政府又确实没钱修路了,不增加税收等于放任路面的破损和危险,对所有人的安全不利。
另外,一年多收135美元的费用对特斯拉车主来说,影响甚微。这也不太会阻碍潜客购买电动车。那,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会高歌猛进吗?
也未必。因为真正的挑战在于:美国的激励政策也正在退坡。
目前美国政府对插电式电车的最大优惠,是联邦政府2010年开始实施的最高可达7500美元的车主个人退税,获得这个退税的前提条件除了电池容量以外,还有生产商销售插电式电动车的总量未超过20万辆。
按照规定,一旦达到20万辆,将自动触发退坡机制。即,触发后前半年退税减半,后半年再减半,满一年以后完全取消,减为零。
截至2016年底,累计销售插电式电动车超过10万辆的有三家,分别是通用汽车(12.4万)、日产(10.4万)和Tesla(11万)。 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和新产品布局情况,估计最早在2018年第一季度,通用和Tesla 都将进入退坡程序。
也就是说,最早一年以后,美国电动车将进入市场模式,电动车能否真正为普通百姓所接受,考验才真正开始。
除了联邦退税政策,各州还有自己的优惠政策,相对于联邦政府来说相对小一些,最多的是科罗拉多州(5000美元),得克萨斯州(3500美元),马里兰州(3000美元,2017年7月份到期)康乃狄克州(3000美元),加州以及宾州(2500美元),以及纽约州(2000美元)等。除了税务上的优惠,在年审、行驶道路收费、充电桩等方面还有些鼓励政策。
那未来几年,各种政策优惠减少之后,新能源车的真爱粉儿还有多少?
车聚小结:
其实,中美在汽车发展的税费上、新能源的激励政策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差别。总的来说,可以互相借鉴。
中国的高速公路以银行贷款为主,积极引入第三方资本,先集资修路,再以过路费的方式把贷款还上。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把民间资本和车主的费用汇集起来,结果是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在2014年就达到了11万公里,成为世界第一。2016年更是突破了13万公里,增速也是世界第一。
商人出身的川普,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成功经验。他曾公开表示美国的高速公路应该“通过公共和私人的方式共同集资(financed through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capital)”。下一步,川普还可以学习中国的“按油费比例收取燃油税”,而不是以一个固定值。
当然,我们也可以向美国借鉴一些做法:比如减少或取消高速公路收费,而将部分修路费用合理的计入油费中,这样符合“谁用谁负担,多用多负担”的原则。类似的拥堵费也可参考该方式。最终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燃油消耗,增加新能源车及共享汽车的比例。
未来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元,需要中外上下一起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