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德国上学的晓明收到了从国内购物网站买的茶叶。“我是四川人,喜欢各种茶叶,更喜欢川茶。”晓明对家乡特产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从国内网购APP下单茶叶、火锅底料等四川特产,到“川邮集运”仓库集包发运,再到亲手打开包裹,前后只用了10天。
通过邮政快递服务,身居海外也能轻松购买到国内的特色美食和商品。如今,从食品、服装、数码产品到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海外华人华侨“购物车”里的中国货越来越多,“逆向海淘”火了起来——消费者在国内电商平台购买各种物美价廉的产品,汇集到快递公司集运站拆包再拼箱打包,然后通过航空、海运、铁路发往海外,一番操作下来,购买这些商品仍比在当地选购便宜许多。
随着“逆向海淘”成为跨境电商新风口,集运市场也快速发展起来。四川省邮政分公司国际分公司积极布局集运市场,2022年8月成立的“川邮集运”,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个线上集运品牌。近两年来,“川邮集运”积极服务客户,助推川货出海,2023年实现项目收入1187万元,同比增幅81.4%。
缘起,“川邮集运”呼之而出
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2021年,由于中国产业链稳定,很多邮政窗口和揽投部收寄了大量出海的国际包裹,但相关航空运能未得到及时保障,造成部分邮件退运和滞留。
一直关注“逆向海淘”的四川省邮政分公司国际分公司总经理徐昆,敏锐地观察到疫情防控期间集运市场井喷式发展带来的机遇。如何做好“逆向海淘”各环节流程协调和客户沟通?徐昆琢磨着搭建一个新的平台,方便客户下单,及时查看邮件寄运情况。2022年8月,四川省邮政分公司国际分公司“逆向海淘”集运项目“川邮集运”平台正式运行,线上通过“川邮集运”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下单,可享受运费估算、验货退货、包裹追踪等服务,线下依托仓库建设“川邮集运仓”,为海外留学生、华人华侨、国内电商平台服务的C端客群(个人用户)及集运服务商提供快递代收、免费仓储、拆包减重、合包发运、售后支撑等一体化服务。
Lulu是“川邮集运”的首批用户。她从成都去英国留学读研究生,心心念念着家乡味,以前通过各种方式购买的国内商品,总觉得不太满意。后来嫂子给她介绍了“川邮集运”,她从淘宝下单买了一些服装和宠物用品,便尝试选择“川邮集运”进行转运。从电商平台发货到集运仓后,集运仓工作人员开箱验货、拍照、称重、打包、上架,全流程她都能通过移动端清楚了解。两周后,满满一大箱邮件送到,她迫不及待地试穿自己淘的裙子和旗袍,再给宠物狗套上可爱的衣服。Lulu感叹国货物美价廉的同时,更对“川邮集运”给予满满的点赞:“真是又快又好,真是一个靠谱的集运商。”
Lulu从此成为“川邮集运”的忠实粉丝。毕业后,她定居法国,仍经常使用“川邮集运”的中欧铁路包裹业务,寄运一些家乡的生活用品和食品。
花开,助推国货川货特产出海
“川邮集运”项目上线以来,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和改进,目前已有客户4000余家,寄运产品从全国各地商品到川货特产,赢得了大批客户赞誉。
Daine是一位留学英国的博士生。刚到英国时,她被当地的高物价吓了一大跳,于是便从国内的电商平台淘自己喜爱的各种物品。几次转运下来,她有点心灰意冷:“不是空运超级贵,就是海运特别漫长——说好的45天,其实是2个多月,有时候还会丢件。”Daine的妈妈向她介绍了“川邮集运”,开始她很拒绝:“邮政虽然靠谱,但是很慢。”2023年“双11”前后,她在国内电商平台上购买了手套、衣架、指甲刀、手机充电转换头等各种小商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选择了“川邮集运”。还不到48小时,她就在英国收到了邮件。
有了这次良好的体验,Daine喜欢上了“川邮集运”,从2023年12月至今已经转运了6大包的邮件。她虽是北方人,但喜欢烹饪,酷爱吃辣,多次购买火锅底料、辣豆瓣酱、酸辣粉等川货特产。她还在小红书发文分享转运过程,详细介绍了价格和流程,尤其对“川邮集运”给每个客户建立专属微信群,全流程由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保姆式”服务大加赞赏。
如今,“川邮集运”寄递产品从食品、服装到数码产品、办公用品等,品类越来越丰富,客户群遍及欧洲、美国、日韩以及俄罗斯等地。
为鼓励“川”字号特产通过“逆向海淘”集运渠道出海,地方政府支持在成都打造“逆向海淘”集运枢纽。2023年8月初,四川省商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成都海关、省口岸物流等14个部门(单位)印发了《关于促进外贸业态模式平台融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逆向海淘”发展,支持建设集运仓。
从发展趋势看,“逆向海淘”集运行业将催生更多个人跨国寄递包裹业务,集运仓库作为客户商品的集散地和半托管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四川省邮政分公司国际分公司拟将“川邮集运”仓库由700余平方米拓展到1500平方米,同时在资阳、南充建立分仓,利用成都双机场空港和中欧班列铁路干线优势,更好推动川货特产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