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质谱学会
2010年7月30日至8月1日,2010年全国质谱大会暨第三届华人质谱研讨会在长春召开,中国大陆、美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四地质谱学会理事长齐聚长春。 值此中国质谱界盛会之际,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对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李金英研究员、美国华人质谱学会理事长李建军教授、台湾质谱学会理事长谢建台教授及香港质谱学会前理事长蔡宗苇教授进行了联合专访,就各地质谱学会的建设与发展、国际交流、质谱技术发展趋势及中国质谱仪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采访现场(从左至右:仪器信息网编辑杨娟,蔡宗苇教授,李建军教授,李金英研究员,谢建台教授,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王志博士)质谱学会:各具特色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6年新疆、2008年台湾、2010年长春,四地质谱学会三度联手共同搭建华人质谱交流平台,那么究竟是什么契机使得四地质谱学会联合举办世界华人质谱研讨会? Instrument:四位理事长,您们好!很荣幸能同时采访到四位。首先请各位谈谈四地质谱学会的情况?彼此间的交流情况?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李金英研究员 李金英研究员:中国质谱学会1980年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其属于中国物理学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会。现有会员2500余人,主要以个人会员为主,当然考虑到团体的代表性,质谱学会也吸纳一些重点实验室及高校的团体会员。关于学术交流活动,中国质谱学会每年会举办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与北美、台湾及香港的学会也会有定期的交流。但是由于语言限制及签证等问题,中国大陆的学者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比较少,因此,近年来,中国质谱学会正在大力组织及推动会员参与各种质谱学术交流,开阔眼界,在国内举办世界华人质谱技术研讨会可以更多的吸引国外优秀的华人学者参加交流,也向全世界同行展示我国的研究工作。美国华人质谱学会理事长李建军教授 李建军教授:美国华人质谱学会的成员包括美国及加拿大的华人学者。学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仅是一个参加美国质谱大会(ASMS)的华人聚会,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一个民间组织,直至2年前,通过前理事长王融教授的努力才正式注册。美国华人质谱学会现有会员500余人。美国华人质谱学会作为世界华人质谱大会的发起方之一,希望把国外华人质谱学家请回中国,一方面让国内学者了解到国际上质谱研究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出国从事质谱研究。目前,美国华人质谱学会在每年ASMS召开期间召开年会,每次约有250-330位华人质谱学者参加。台湾质谱学会理事长谢建台教授 谢建台教授:台湾质谱学会成立于2003年,会员人数大概500人,既有个体会员,也有公司等团体会员。在台湾,色谱学会、质谱学会、蛋白质体学会等各团体之间是相关联的,因此活动比较多,参与人员也比较多,如:每年一次的台湾质谱学会年会、每季度一次的Workshop等。台湾质谱学会会员参加国际质谱交流的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每年会有70-80人参与ASMS。香港质谱学会前理事长蔡宗苇教授 蔡宗苇教授:香港质谱学会有二十几年历史,现有会员170余名,是中国质谱学会的一员,也是国际质谱学会的团体会员。在学术活动方面,除每年组织一次年会外,我们还会有其他4-6次交流活动,包括新人培训、仪器技术培训及Workshop交流等。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及签证的便利性,香港会员参加国际交流的活动很频繁,但以前与中国大陆的交流比较少。近年来,在我本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香港质谱学者也参与到大陆的学术交流活动中。 Instrument:世界华人质谱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三届,请介绍一下是什么契机使得四地质谱学会联合举办世界华人质谱研讨会? 李建军教授:早在5年前,美国华人质谱学会时任理事长的沈世达先生与中国质谱学会时任理事长刘淑莹教授倡议举办一个华人质谱会议,主要目的是把北美从事质谱研究比较出色的华人请回中国,与国内学者交流经验,共同推动国内质谱研究的发展。 李金英研究员:质谱技术把我们凝结到一起,大家都有交流的愿望,华人质谱技术的交流最远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在云南召开了全国质谱大会暨华人质谱技术交流会,有20几位境外华人代表和部分国际代表参加了会议。之后,从2006年开始,世界华人质谱研讨会每2年召开一届。在我看来,华人质谱研讨会之所以可以成功组织,一是源于华人的中国情结 二是源于大家对国际技术交流的积极态度。质谱仪器研发及产业化:专利是壁垒,突破口在关键部件 近年来,国内质谱仪器的购买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递增,而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上却鲜有中国仪器公司的身影,国外仪器公司在中国市场上赚得“盆满钵盈”。那么,中国质谱仪器研发及产业化又将“何去何从”? Instrument:请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在质谱仪器引进方面的情况? 李金英研究员:目前国内,有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重视仪器设备的引进,而忽视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申请课题经费也常常跟仪器设备的数量及先进性挂钩,由此导致了各单位经常成批地购买国外的仪器,而仪器公司则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的型号,新产品出来后是否有必要继续引进?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我特别希望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大力支持质谱仪器的自主研发,支持有能力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结合国际先进技术,自主的做有特色的仪器研发,而不是一味地购买仪器。 谢建台教授:我很认可李金英理事长的观点。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目前购买质谱仪器做应用研发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诸如仪器技术和原理等基础科学研究越来越少。而仪器公司又在不断地推出各种新技术及应用软件,这使得研究人员越来越依附于仪器公司,如此发展下去,想要摆脱仪器公司束缚将越来越难。 Instrument:各位认为中国质谱仪器研发及产业化的突破口在哪里?而要实现产业化又面临哪些难题? 谢建台教授:质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技术,包括真空、电子、物理、化学、数学等多领域,因此要完全创新很难。但是,我们可以从电离源入手。电离源是质谱仪的“魂”,而这部分质谱仪器公司研究较少。过去一般每10年就会有新的电离源出现,而最近二十几年,却一直没有新的电离源出现,所以我认为突破口就是电离源。此外,对于现在质谱仪器公司还未顾及的5-10年以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如便携式质谱仪等,我们应该尽早关注,也许在这方面也会有所突破。 四位理事长一致认为,质谱仪器产业化将有漫长的路要走,未来10-20年依然是国外质谱仪器公司的天下。虽然质谱研发与产业化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是中国人一定要做!没有技术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希望更多的有能力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其中。目前,中国质谱仪器产业化还面临以下一些难题: 谢建台教授:专利问题。每家质谱公司都有几千个专利,并且还有很多没有申请专利的商业机密。目前,中国生产制造的质谱仪仅在国内销售,数量也不大,而一旦走出国门,销售量上去了,就会碰到一系列的专利问题。此外,目前质谱界功利化现象比较严重。任何一个改进,都牵涉到专利与利益,这样对于致力于质谱仪器生产制造的公司而言,其需要购买很多的专利,但最终有用的却很少。 蔡宗苇教授:投资与收益问题。质谱仪器产业化需要很多资金投入,而研发的周期比较长,投资回报的时间可能是5年,甚至10年,这就需要企业能够“等待”,不能急功近利。 李建军教授:定位问题。中国质谱产业的定位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政府能为此成立攻关项目,我想会对中国质谱仪器的产业化有很大帮助。此外,国内的精密加工水平也需要有进一步提高。 Instrument:针对中国质谱仪器的产业化,海外华人质谱学会能提供哪些帮助? 李建军教授:美国华人质谱学会对于中国从事质谱仪器研发制造的企业将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与帮助。2009年和2010年,我们连续两年为天瑞仪器公司的刘召贵博士在美国华人质谱学会ASMS聚会上提供发言机会。并且欢迎国内从事质谱仪器制造研发的公司与我们联系,在华人质谱聚会上介绍公司进展,同时我们也可以为其提供质谱仪器评估的工作。质谱仪器发展趋势:小型化、直接分析、临床分析 质谱仪器技术发展迅猛,各仪器公司也在根据用户的需求及实际的应用不断地改进,那么未来质谱仪器有哪些主要的发展方向? Instrument:请各位谈谈质谱仪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谢建台教授:从电脑的发展趋势来看,就可以预见质谱仪器大发展方向即小型化。此外,可以在非真空状态下检测离子,应该也是一个发展趋势。现在,我们可以将电离源置于大气状态下,而未来则是要将整个质谱系统都置于大气状态下操作。 蔡宗苇教授:直接分析与小型化。随着质谱仪器应用范围的越来越广泛,在操控性及简便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希望未来质谱仪器完全可以走入家庭,这样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成本也将随之大大降低,质谱仪也会成为人们可以“负担得起”的仪器。 李建军教授:目前,在北美,学界和企业界都在致力于使质谱仪进入临床实验室。如今,大家都在强调个性化医疗,未来每个人都将建立蛋白质、基因等指纹库,通过此指纹库,可预测未来可能会得的疾病,由此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李金英研究员:未来质谱要围绕“以人为本”来发展。例如目前已应用于疾病诊断的pet/CT技术,通过注射F18同位素,进行CT检查,可以预测未来2-3年身体的健康状况。我想未来质谱仪也应该朝此方向发展。就技术而言,我赞同谢教授的看法,质谱仪核心就是操控离子,未来如果我们能自如掌控离子,则是质谱技术的巨大进步。质谱应用研究:不仅求热点 也要有自己的亮点 “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毫无疑问是全世界质谱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那么各个地区质谱应用研究是否又有各自的热点与亮点? Instrument:请各位介绍一下各地区质谱应用研究的“特色”之处? 蔡宗苇教授:就香港情况看,我们既追逐世界质谱的研究热点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但同时我们也坚持做一些仪器的基础研究,如FT-MS和中草药的直接分析等。此外,香港政府很重视中药安全性,因此,在中药毒理研究方面,香港做得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有特色。 谢建台教授:台湾质谱研究的“亮点”有三个:(1)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大分子检测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检测到一个细菌或一个病毒的质量。目前,他们正在考虑将该技术产业化 (2)中山大学大气压电离源研究 (3)用纳米技术结合样品前处理,再进行质谱分析研究。我认为每个地区都应该有自己研究的热点和亮点,这样在国际上才会比较突出。例如,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但是高端质谱研究人员都追着蛋白质、代谢等研究热点,而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却无人顾及,因此,我希望四地区在追逐热点的同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自己的“亮点”。 李建军教授:在北美,政府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因此政府关心的问题都与民生密切相关。如,(1)老年疾病问题,如中风、老年痴呆症等 (2)传染病 (3)食品方面的细菌污染 (4)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合影留念 后记 据不完全统计,在每年ASMS年会的投稿人中,每7人就有1位是华人。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众多的海外质谱研究人员是华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落后的质谱仪器产业,而两者之间该有怎样的融合与促进? 对此,美国华人质谱学会理事长李建军教授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及中国政府对人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华人质谱学者选择回国,用自己的才智来推动祖国质谱技术的进步。此外,海外从事质谱研究的华人也很愿意与中国质谱产业界人士交流与沟通,为中国的质谱仪器实现产业化提供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和企业都开始涉足质谱仪器领域,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产业成果。 虽然中国质谱产业化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全球华人质谱人士共同努力,国家加大投入与政策支持,同时,国内企业家要有远见、魄力、能坚持,在国产质谱仪器产业化的道路上,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相信中国质谱仪器产业的“春天”将不再遥远! 采访编辑:杨娟附录:个人简历 李金英研究员简历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放射化学专业,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1993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摩纳哥(IAEA-MEL,Monaco)海洋环境实验室任技术官员,从事质谱技术研究工作。199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获国家劳动人事部 “百千万跨世纪重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8年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被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先后但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综合计划部主任,现任湖南核电和河南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多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和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各项专利10余项。培养四十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蔡宗苇教授简历 1982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 1990年10月获得德国Marburg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91-93年在美国Nebraska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4-96年被聘为研究助理教授,1997-2000年在Glaxo-Wellcome药物公司任研究员。蔡博士2001年1月回香港浸会大学工作, 现被聘为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 同时兼任化学系系主任以及二恶英分析实验室主任。 蔡博士是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香港和澳门)获得者, 2004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现为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以及多所中科院研究所的客座教授, 2008年起获聘为福州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 蔡博士在质谱分析化学领域工作近30年, 主要从事环境化学和生物分析科学的研究, 主持过美国、德国、中国、香港等地的国际科学基金多项,在国际性SCI杂志发表论文150多篇,目前受聘为《中国质谱杂志》 《环境化学》 《色谱》 《科学通报》 “Rapid Communica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 “Talant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杂志的编委。 蔡博士曾经担任香港质谱学会理事长和香港德国校友联谊会副会长。现为“香港质谱学会” 、“中国色谱学会” 、 “中国质谱学会” 、“中国环境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香港蛋白组学学会” 、“香港学者协会” 和“旅港福建商会学者专家常务委员会理事,2008年起为厦门大学旅港学友会副会长,现任“中国环境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李建军教授简历 Jianjun Li is currently a Senior Research Officer and the leader of the Glycoanalysis and Glycoprocessing Group in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at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RCC). He is a National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of Analytical Division, Chemistry Institute of Canada. Dr. Li received his Ph.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t Wuhan University, China in 1990 and served as faculty member in Wuhan University from 1990 to 1995. He work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from 1995 to 1997 and the NRCC from 1997 to 1999 as Post-doctoral Fellow. He was then appointed to the Research Officer in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at NRCC in 1999. Dr. Li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150 peer-reviewed articles in leading scientific journals. He is served as a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s fo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bohydrate Chemistr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 and the Jouranl of Glycomics and Lipidomics. As a result of the recognition of his expertise, he was also invited to write 5 book chapters and edit one book, entitled “Methods in Functional Glycomics”. 谢建台教授简历 谢建台(Jentaie Shiea)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in Chemistry from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国立中兴大学化学学士), Taiwan in 1981. He received M.S. (1988) and Ph.D. (1991) degrees from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USA. His thesis studies focus on Organic Geochemistry (有机地球化学硕士) and Analytical/Phys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博士). After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he joined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 NSYSU, Kaohsiung, Taiwan) faculty. He is now a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alytical Division), the deputy dean of College of Science (理学院副院长), director of the Integrated Research Center (跨领域研究中心主任), and director of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医学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at NSYSU. He authored or co-authored more than 150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and presentations at internationally scientific meetings. In the last decade, 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promoting mass spectrometric research in Taiwan and Asia. Currently, he is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TSMS, 台湾质谱学会理事长) and the executive board member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Region B (Asia and Oceania) of the International Mass Spectrometry Foundation (IMSF, 世界质谱基金会执行理事兼亚太区代表). His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long involved in biological and 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 (有机及生物质谱学), instrumentation (仪器分析), separation (分离化学),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蛋白质体及代谢体学), and polymer science (高分子化学). Current research work in his laboratory focuses on four main aspects: (1) developing i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大气压力游离质谱法) (2) interfacing mass spectrometry with nano-HPLC, GC, CE, and TLC (层析质谱界面) (3) searching disease biomarkers (疾病生物指标) in the biological fluids and (4)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as a tool to rapidly diagnose diseases. Professor Shiea received The Graduate Achievement Award fo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for his Master’s Thesis of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in 1988. He received the 2010 National Invention and Creation Award (国家发明奖) and 2009 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杰出研究奖, from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for his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of mass spectrometry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He has also been honored by College of Science, NSYSU with its 2001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 (理学院杰出教学奖), 2002 and 2006 Excellent Research Awards (中山大学研究绩优奖), and 2007 Invention Award (中山大学发明奖). He is also the board member of several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committees in controlled drugs, public health and engineering and patent evaluation. He is currently the 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and the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of Analytical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