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举办,让中国人对中东有了新的认知,原来这里不仅有沙漠,有石油,还有高度渗透的互联网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其中的海湾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片新的市场,中国物流装备企业能否落地扎根呢?
一、认识中东,拨开中东的神秘面纱
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在地理上,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部分北非地区(即埃及),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有“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这样的描述。
中东,在大家普遍印象中,一直是动荡、混乱、封闭且神秘的,即使这里的石油储量占全球近一半,但这里也并不被认为是营商环境的沃土。然而,今天,中东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与我国关系不断向好,相比欧美,中东对我国在战略上没有偏见。
中东地区横跨欧亚非三个大洲,共22 个经济体,约1500万平方公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充满活力新兴之区。
中东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海湾六国(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人均GDP高达 3.4 万美元,处于全球前列,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海湾六国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石油和天然气是其主要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等非石油产业对外依赖严重,为实现多元化经济转型,海湾国家纷纷出台经济转型规划。
中东经济看海湾六国,而海湾六国则看阿联酋与沙特,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是中东经济的两大引擎,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阿联酋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开放度高、创新创业氛围浓郁、营商环境成熟,聚焦数字经济、先进技术应用领域的投资与创业。
在阿联酋,迪拜这座从沙漠中崛起的都市,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为抢占中东经济多元化加快转型和国际贸易格局转变带来的发展机遇,迪拜在2023年初公布了“D33”十年经济发展计划,旨在将迪拜的经济规模翻一番,将其打造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阿联酋的迪拜,一个从石油经济逐渐转型为多元化经济的典范,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建设全球重要的物流中心,正在通过扩建机场、建设新的公路和铁路等项目,进一步巩固其地位。
相对于阿联酋市场体量,沙特是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之处的这个中东大国,正在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努力摆脱单一的经济结构,日益成为中东经济的领头羊。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这位野心勃勃的80后自掌权后,对沙特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吸引海外投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16 年,沙特公布了国家战略转型纲领“2030国家愿景”。
沙特的改革目标是让海外投资者深度参与沙特的经济转型,最终打造出一个摆脱石油产业的现代化经济体。其中目标之一是将沙特打造为联通三大洲的物流枢纽,开设59个物流区并改善所有运输服务,以支持沙特2030年远景规划。
居安思危的心态叠加对国际局势的审判,使得沙特近几年发展非石油经济的动作越来越快,整个国家加速迈入现代化与数字化的气氛火热,沙特的利雅得,开始变成一座富有人性气息的鲜活城市。
沙特,这个多年以来与世隔绝的国家,正向世人展示其改革的诚意与决心,然而,相比之下,沙特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而迪拜的开放环境,使得阿联酋今天在文化和商业上有了很强的包容性,其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
沙特与阿联酋,这两个中东大国,人口合计占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人口的75%以上,GDP占比70%。它们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力争在后石油时代依旧能够参与全球经贸体系的改革,正在引领海湾地区乃至整个中东的变革。
变革的核心是“经济与发展”,从“石油+沙漠+土豪”的传统刻板形象,迁移到“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沙特、阿联酋市场中的在线市场规模占比甚至超过了美国,但沙特近一半的跨境交易是和中国卖家进行的,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出海以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中东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中东大地,一座座科幻的城市正在崛起,对外开放又释放了诸多机遇,中东地区的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加之当地政府的支持,是中国物流装备企业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的又一重要机遇。
同时要认识到,海湾六国 ,人均GDP、互联网渗透率等情况,比肩欧美,而以土耳其、埃及为代表的其他市场,发展水平则与东南亚更接近,还有广大乡村,比较落后。
更要认识到,中东毕竟是宗教色彩浓重的地区,开放程度有限,文化壁垒较高,出海企业必须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
然而,无论如何,变革中的中东市场充满机遇,其令人瞩目的经济表现,正被越来越多商业嗅觉灵敏的中国装备企业视为“潜力股”,中国的油气能源大多来自中东,而中国则是中东进口第一大贸易国,主要进口的商品就有物流运输设备。
美国媒体说,中国正在赢得中东,事实正是如此,2023年可以被视为中国真正开始赢得中东的一年,不仅扩大经济存在,还召集领导人峰会,促成沙特与伊朗的和平协议。近两年,中国与中东(特别是海湾6国)的经贸合作关系进入新高度。
其实中国与中东之间长达多个世纪的联系,阿联酋就有10多万华侨华人,当2022年全球经济放缓时,中国同中东国家的贸易额仍同比增长27.1%。
政治是经济的体现,从政治上来说,中东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传统上对美国怀有敌意的国家,另一部分则是美国长期的盟友。前者与我国早有紧密的经贸往来,而后者,近年与我国在经贸合作,甚至政治合作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步,比如沙特、阿联酋,就宣布加入金砖国家,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正日益扩大。
海合会所代表的中东,正在创造属于他们的“改革开放”时刻,而中企所具有的综合优势,有助于双方实现长期的合作共赢,中东由依赖石油向追求经济多元化的转型释放多重红利。
金砖国家组成的新兴市场成为了出海新选择——新加入的中东国家更是成为了众多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借此东风,中国企业正在中东开江拓土,当然,物流装备企业也不能落后。
二、掘金中东,中国物流装备的新选择
我国物流及装备企业,把出海的第一站选在东南亚,那么,中东,将是当仁不让的第二站。在东南亚,消费者的购买力表现不足,而中东则具备相当强大的购买力,但物流市场却面临着难以展开布局的困境。于是,我国物流及装备出海变换了新的路径,正从东南亚走向中东。
中东大多数地区地广人稀,且游牧民族历史绵长、早年比较动荡,今天也不太平。环境动荡不安,缺乏供应链的中东这片硕大土地需要中国卖家,更需要优质的中国物流去拯救。
1、布局中东正当时
中东市场究竟有多大吸引力?跨境电商、新消费、新能源等成为出海这一地区的热门赛道,当然还包括物流,包括物流技术装备,几乎没有人会否认,现在是中国企业前往中东掘金的好时候。
中阿合作的重点,除了能源,就是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可分为数字化“新基建”和大兴土木的“旧基建”两大部分,前者,中国阿里云、腾讯云等高科技企业正参与其中,而后者,则是中国的强项,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二者都对物流装备进入中东形成利好。
我国企业正在成为中东云计算浪潮中的中坚力量,在中东的云基础设施建设中,不仅实现自身业务的发展,也为正在抢滩这块新兴市场的中国其它企业搭建了桥梁。
不得不说,中东地区制造业欠发达,十分依赖进口产品,身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就是中东地区的主要进口来源,这为物流装备提供了大量的机遇。中东各国向中国各行业抛出的橄榄枝,物流的“出海”及物流服务网络,正帮助上游企业奠定进入中东的服务保障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对中东的布局以国有企业为主导,主要集中在能源、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很大程度上与中国能源消费大国和基建大国的特征相匹配,中国外运有限公司就与迪拜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合作在迪拜南部物流区打造中国外运在中东地区的首个物流与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今天,则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大显身手的时候,其中不乏高科技企业和物流装备企业的身影。
中东地区拥有不输东南亚的人口基数,又有比肩北上广深的人均高消费能力,电商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中东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迅猛,海湾六国跨境电商市场保持了33%的增长速度。中国与科威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签署了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并建立双边合作机制,双方电商合作展现出巨大活力和潜力。
在这片漫漫黄沙上,已有Shein、Temu、快手、TikTok 等不少中国玩家入场。跨境电商链路长、涉及的中间环节多且复杂,其中的物流服务,特别是仓储物流是其重要的一环。
中东地形多为沙漠和山丘,地广人稀,电商订单分散,让物流网点铺设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历史原因导致中东地区的门牌号不清晰,本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一直是中东物流市场的难点,而这些,正是中国快递企业的强项。
正是由于当地物流服务的不完善才给了中国物流企业更多施展拳脚的契机,它为中国物流巨头打开了一扇门,创造了想象空间;在中国市场验证过的成熟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带到沙特市场并按照当地情况落地执行。
电子商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慧物流的发展,跟随电商的脚步,中国物流巨头齐聚中东,极兔、京东、菜鸟、顺丰等中国物流头部企业早已布局中东,海外起家的iMile是中国物流在中东的早期拓荒者,顺丰选择与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合作,合资创办AJEX,提供物流服务,覆盖沙特、阿联酋、巴林的本地配送网络。
极兔,带动沙特本国物流数字化建设,京东在中东最大自由区——迪拜杰贝阿里港建成首个自贸仓,业务覆盖海湾6国,2022年,京东位于阿联酋迪拜2号仓投入使用,他们的入驻中东,带来了中国物流装备产品进入中东的契机。
在我国物流装备制造业中,机器人首先取得了国际优先地位,而中东,正是机器人出海的广阔蓝海。
放眼整个中东,此时正推进基建和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大量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缺口,而中东高价的人力成本,为中国机器人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前景。
一批中国企业带着数字新基建的经验和机器人产品,来到中东,2021年迪拜世博会上,中企特斯联与有“中东美团”之称的Talabat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打造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在场馆内提供送餐服务,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中国智能物流机器人已经进驻中东各国的智慧物流中心,实现拣选及分拣智能化升级,迪拜市中心服务机器人在街道上穿梭,帮助人们运送包裹。
2023年10月在迪拜举办的全球最大科技展之一GITEX GLOBAL,吸引了超过250家中国科技公司参展,美团第四代无人机、济驭科技的无人驾驶系统、云深处的工业级四足机器人 X30……中东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企业视作出海新赛场。物流配送机器人,正与这块地处亚欧非交接地带的古老神秘土地相碰撞。
中东,被称为富豪之国,然而打通这块市场并在中东取得成功并非易事,目前出海中东的物流费用占到了订单总额的2-3成,是国内的4-6倍,中东物流是难啃的“大骨头”。
中东习惯以高溢价采购全球最好的解决方案与产品,而我国物流装备企业在国内的崛起,是以价格为导向的,需要调整其产品策略。还要意识到和在此耕耘几十年的欧美企业相比,中企没有先发优势,因此需要找到市场突破口。
还有合规问题,中东地区虽然同属阿拉伯文化圈,但是每个国家地区法律法规等各种要求都不同,而且十分复杂,合规经营牌照、仓库牌照、末端派送牌照、清关牌照等,每一个不同环节都要有不同的牌照去支撑公司的业务。
例如沙特的环保法非常严格,中国企业出海沙特时需遵守当地的环境法规,同时要在设置预算的时候要把环保成本算入其中。
中国企业要抓住一带一路政策在中东地区的机遇,首先需要对当地市场和政策环境进行深入了解,这包括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商业文化、市场需求、消费者习惯等方面,必须针对中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调整产品生态的差异化需求。
近期的巴以冲突给中东的物流发展蒙上阴影。其实,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较高,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物流决策和规划中,时刻关注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是至关重要的。
深耕中东市场,成为物流装备企业的不二选择,要想落地后快速在市场站稳脚跟,出海中东物流装备企业要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在稳扎稳打中不断取得业务进展。
2、投资中东正当时
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加强,为双方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以阿联酋和沙特为代表的中东国家都在积极吸引外国投资,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中东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进入中东市场,扩大业务范围。为数不少的物流快递企业,将中东看成一片未开垦的蓝海,加大了投资力度。
随着中东地区大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出海”中东也正进入新阶段,从出口产品到进行投资。为推动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型,海湾各国加大开放力度,不断提高营商环境,逐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
此前,投资中东市场的经济主体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领域集中在能源、地产、基础设施等。随着中东市场加大对外开放,以民营为主的中小企业在中东地区的投资也迎头赶上,物流装备企业就在其中,希望把中国市场里成功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带到中东,实现“中国方案+本土产能”的双赢局面。
中东地区的工业制造领域呈现出丰富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投资者,积极参与其中将能够获得巨大的商机,其中,不乏物流装备企业的身影。
沙特在2030方案中,鼓励外国人创办中小企业,依靠外资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体,沙特启动了经济特区计划,从税收、加快签证程序和财政鼓励等措施,吸引外国企业直接投资。
只有在对当地市场和政策环境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制定出符合当地市场的战略和计划,避免因文化差异、法律法规不同等原因而导致的风险和损失。
沙特将提振制造业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一大重心,并开放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入驻,但是制造业涉及到的数据及隐私合规要求比互联网还要复杂得多,这需要中资企业对当地政策法规保持高度敏感和谨慎,这也成为许多企业进入中东市场的第一道门槛。
可以派遣市场调研团队前往当地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商业伙伴进行深入交流,或者通过公开的报告和研究资料来获取信息。与当地企业或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和政策环境,提供更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商机。
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布局中东,需学习先行者的脚步,通过合资企业和合作伙伴关系,与当地制造商紧密合作,利用本地资源和市场洞察,有效开展业务。
中东产业门类并不齐全,发展制造业没有配套优势,但自贸区内没有关税和增值税,中国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就落户中阿产业园,并于7月获批自动驾驶路跑牌照,这也是中东乃至全球首个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路跑牌照。
进入中东市场难度颇大、门槛较高,最终能够扎根沉淀下来的企业,必须有非常成熟的商业化模式以及强大的本地化能力。
中东市场,包括开放度颇高的沙特,仍有一定的封闭性,社会文化环境、国家政策的适应性壁垒都较高,对中资中企来说,和本地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是进入这一市场的最主要途径,以合资的形式进入并撬动当地市场,不失为一种实现本地化运营的捷径。
多数中企选择与本地化企业合资的形式,快速打入当地市场,单点深耕后,以点带面扩大在中东的市场规模。在这种模式下,中企的市场试错成本大大降低,业务进度则得到明显提升。
中企出海的市场经验都是可以互相借鉴、复用,在中东经验丰富的企业,可以为后来者提供扶持与引导。除了中国物流企业外,一些国际巨头也已经开始在中东布局,但当前的中东物流市场并未形成垄断局面,对谁来说都是机会。
总之,地缘政治、安全合规、成本控制、行业竞争及跨文化融合等,是中国企业“出海”中东需要面临的挑战。但中东积极转型以获得未来竞争力的决心是确定的,为我国包括物流装备企业在内的企业提供的机会也是确定的。
结语:中东国家凭借其战略位置、资源禀赋、市场潜力等优势,为相关的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中国企业竞相奔赴的热门之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前,抓住中国和中东关系上升期这一历史机遇十分重要。
中东地区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中国强大的智慧物流基建能力,也必将在中东此波智慧化转型浪潮中,寻找到多领域的合作契机,中东物流现代化的步伐中,中国的物流装备企业是其背后的基石。
关注“物流产品网”视频号
推荐企业
【声明】本文为物流产品网原创。物流产品网发布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及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更多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原创】回眸:2022年智慧物流发展要点(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