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侯冲
时间
9月30日
地点
新加坡
人物
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 葛树志
背景
根据我省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四川将努力突破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力争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
9月30日,葛树志在新加坡通过微信和电话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这段时间一直在满世界奔波,跟学界同行、产业大佬、行业专家等交流沟通,探讨机器人相关技术在工业、教育、大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葛树志说,他希望将四川的机器人产业推向世界,不断提升四川科技实力。
从2009年作为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到电子科技大学任职,葛树志及他的团队一直处于机器人研发的前沿。跟中广核合作的“工业自动开封盖智能装备”、与四川长虹合作的“基于机器人协同的异形电子元器件装配系统”、同电子科技大学计划财务处联合开发出国内高校首个财务智能服务机器人——“财宝”……葛树志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涉及机器人各个领域。
葛树志说,刚来成都时,四川机器人研究还属于零星状态,“大都是科研人员的个体行为。”改变就发生在最近几年。2014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成立机器人研究中心;2015年1月,四川省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在葛树志看来,这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标志着从高校到政府,都开始重视机器人产业,且取得了不错成绩。
“目前来看,四川机器人产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葛树志介绍,四川拥有机器人产业发展所必备的三大要素。首先是工业基础好;其次,电子科技大学、川大、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能提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最后,成都乃至四川省都出台了利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如果说过去5年,四川机器人产业是“雨后春笋”,葛树志坚信未来5年,可以期待真正的春天。
【寄语十九大】
在产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都比较成熟的今天,行业下一个风口,我认为是社会机器人。希望能在产业联盟和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学界同仁的沟通和交流。
实习编辑 王博尔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