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河包粉条”工厂正在晾晒传统干粉条。如今,当地开发的湿态粉条进一步壮大了粉条产业。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十一月十二日,河包镇,黄海食品扶贫车间工人正在包装粉条。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酸辣粉是一道经久不衰的重庆名小吃。近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重庆酸辣粉更是成为了一款网上“潮品”,通过各大电商平台,行销到全国各地。

但鲜为人知的是,重庆最大的酸辣粉产地居然在一个偏远小山村——荣昌区河包镇转龙社区。

12月10日,记者到当地采访时获悉,这里共有大大小小的粉条企业24家,平均每天寄出快递57万单,今年已累计完成销售收入7亿多元。

记者进一步采访后得知,在四五年前,“河包粉条”还只是当地的一种“土货”,粉条企业大多是年销售二三百万元规模的小作坊,它们的年销售收入总和不过六七千万元。现在,这些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大多已增长至千万元级别,“河包粉条”的产业规模较过去扩大了10倍以上。

短短几年间,荣昌“河包粉条”是如何完成转型升级的?答案是:川渝产业协作。近年来,当地粉条企业通过开展川渝产业协作,开发出了酸辣粉、火锅粉条等湿态粉条新产品,打通了电商销售新渠道,推动该项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目前,由河包生产的火锅粉条和酸辣粉占川渝两地销售份额的80%以上,占全国的40%以上,成为全国火锅粉条和酸辣粉的主要生产地。

两个四川人改变了一个厂

重庆市禾田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最早开发出湿态粉条产品的企业之一。在此之前,禾田公司就是一个普通的手工粉条作坊,主要生产干红苕粉,一年的销售收入300万元左右。

类似这样的粉条加工作坊算是荣昌最为古老的工业形态之一。早在300多年前,河包就已有专门从事粉条生产加工的作坊,上世纪90年代,该镇共有粉条作坊1000多家。后经市场淘汰,只剩转龙社区集中布局的20余家。

而更多的粉条作坊业主则选择到全国各地开设粉条作坊,其做法通常是到外地租间厂房,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禾田公司的改变是从2014年开始的。这一年,四川人李乾林、刘大海找禾田公司老板于正强谈合作,成为公司的新股东。

在此之前,李乾林是阿里巴巴重庆分公司的一个部门主管,负责推广本地市场,带有一支几十人的团队。

李乾林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辞职加入禾田公司,是因为看到了湿态粉条的巨大市场。多年的电商工作经历使他了解到,在当时,人们是无法在网上买到一碗即食酸辣粉的。制作酸辣粉的主要原料红苕粉都是以干粉条形态在市场上销售,人们想吃酸辣粉,要么到店里买,要么自己在家里煮。

而自己煮酸辣粉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干粉条需要在煮之前用水泡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能开发出一款类似方便面的酸辣粉即食产品,必有很大的市场。因为方便面是一个千亿级市场,且方便面大多采用油炸干燥,不如酸辣粉健康。

另外,遍布重庆大街小巷的火锅店,对湿态粉条的需求量也很大,用干粉条不易把握控制食材投放量,泡少了怕不够卖,泡多了怕卖不完,造成浪费。

为开发湿态粉条,李乾林还拉来刘大海入伙。刘大海家是在成都开食品厂的,在食品加工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一直到2016年,禾田公司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湿态粉条生产技术,公司由此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该公司已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是6年前的17倍。

已有8家从事湿态粉条生产的企业

禾田公司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还不只是因为引进了两个四川股东、摸索出了湿态粉条生产技术,还在于通过川渝产业协作构建起了新的产业链条。

比如公司所用调料包,既有荣昌本地企业,也有重庆的红辣酸椒公司和成都的大胜实业公司,他们根据产品特点要求在两地选择最优调料生产企业。

在电商销售方面,公司所用的电商团队80%左右来自四川,因为四川从事电商运营的人才更多、更成熟。

在物流方面,公司整车运输找成都的物流公司,零单找重庆的物流公司。因为成都物流产业发达,整车走成都,可降低20%的物流成本。

另外,公司还为重庆德庄、上海莫小仙、福建沙县小吃等食品企业做代加工,所用原料主要来自云南、越南、缅甸。

几乎与禾田公司同时期开发出湿态粉条产品的重庆市黄海食品有限公司,也是通过川渝产业协作完成的。

该公司湿态粉条生产技术是由黄海食品、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西南大学食品学院等3家共同研发出来的。

禾田公司的主打产品是火锅粉条,而黄海食品的主打产品是酸辣粉、自热火锅。目前主要为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和今麦郎集团贴牌生产,自己也创有潘幺妹等自主品牌进行电商销售。另外,该公司还自营出口,将产品销往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一带。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已超过了1亿元。

目前,河包从事湿态粉条生产的企业已有8家。它们凭借新产品,摆脱了过去走农贸市场的传统销售渠道,开辟出了广阔的线上线下市场。在线上,目前以“黄海”“禾田”为代表的粉条企业通过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月销量达到1700余万份、月销售额5000余万元,线上平台酸辣粉销售量前10位中河包产粉条长期占有三成席位;线下则成功入驻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美宜佳、罗森等销售平台,月销量达到100余万份,月销售额500余万元。

将打造“中国粉条第一镇”、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

为推动河包粉条产业的快速发展,荣昌区政府和河包镇政府也给予了积极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荣昌扶持黄海食品公司建成万吨级标准化车间,支持黄海食品与科研单位合作成功制定湿态粉条生产标准,使其近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以奖代补帮助全镇22家企业完成技改升级和规范化建设,企业生产效率普遍提升,生产环境普遍改善。

河包镇还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引进业主进行高淀粉红薯种植、鼓励农户跟随发展,推进粉条生产加工与红薯及相关配菜种植有效联接,至今已引领带动农户种植红薯2万亩、辣椒1200余亩、马铃薯400余亩;争取到区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180万元支持建设淀粉加工厂和辣椒烘干厂,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2019年,荣昌将河包粉条生产加工园区纳入荣昌国家高新区统一管理。2020年,荣昌区委将河包粉条产业发展列为该区打造千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的重要内容,并把发展壮大粉条产业和将河包打造成为“中国粉条第一镇”写进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实施方案》。

目前,荣昌已编制完成《河包镇粉条生产加工区A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河包粉条园区加快扩建提质的步伐,计划新征地261.41亩扩大园区规模。荣昌提出的目标是,将“河包粉条”打造成一个百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稿件原载于2020年12月11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