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及首席运营官杨利娟敲锣

继港交所之前点了一份最贵的外卖“美团”之后,今天又点了一份火锅。

没错,就是那家会为你美甲、送你零食,还总担心你一个人吃火锅太悲惨的海底捞,刚刚上市了,史上最贵的火锅价值一千亿!

根据海底捞9月24日公布的配售结果,此次全球发售4.25亿股,其中香港发售3820.8万股,国际发售3.86亿股,发行价每股17.8港元,每手1000股,申购一手需1.78万港元,成为香港史上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

资料显示,海底捞由张勇舒萍夫妇、施永宏李海燕夫妇创办,目前张勇夫妇已入籍新加坡,两人合共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62.70%权益,约合568.95亿元人民币。

发家史

8000元起家,味道一般但服务态度好

据《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报道,2018年,海底捞24岁,算起来,它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

简阳是张勇的老家,也是四川省农业人口最多的一个县,经济并不发达。张勇的家庭也不富裕,童年时恰逢物资匮乏期,他印象最深的回忆几乎都与之相关。

少年时期的张勇,并不爱读书,初中毕业之后在父母的要求下进了简阳一所包分配的技校学电焊。不过在技校,他结识了人生的好朋友,也是他后来的创业伙伴——施永宏。

1988年,张勇毕业后被分到国营四川拖拉机厂当电焊工。彼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浪潮正在激烈涌动,不少人辞去铁饭碗“下海”,幸运者们则成了中国的第一批“万元户”。看到别人发财,张勇也开始渴望外面的世界,他不再满足每个月93.5元的工资,寻找做生意的机会,他倒腾过违法的“博彩机”,结果钱被人骗去了,生意不疾而终。之后倒卖过汽油,也失败了。

两次赚快钱失败的经历,让张勇意识到,“我这样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没有背景,还不认命的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别怕辛苦,别怕伺候别人。”于是在工作之余,张勇开始做起了麻辣烫的生意。

两年之后,1994年3月20日,张勇跟女友舒萍,以及施永宏及其女友李海燕,四个人凑齐8000块,打了四张火锅桌,开起了火锅店——海底捞的第一家店。

四个人都不是做餐饮出身,海底捞的口味自然也没有什么竞争力。

张勇承认,海底捞从创立之初,就不是靠味道取胜的,“那时我连炒料都不会,火锅味道很一般,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什么速度快点,有什么不满意多赔笑脸……这也算歪打正着,因为火锅相对于其他餐饮,品质的差别不大,因此服务就特别容易成为竞争中的差异性手段。”

△网友讲述海底捞的“变态”服务

“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什么速度快点,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为了留住客人,张勇帮人带孩子、拎包、擦鞋。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都一一满足。客人用餐时,他站在一边;客人抱怨喝酒伤了胃,他就熬一锅小米粥;客人夸奖辣椒酱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几罐。

张勇发现,“你花钱,我给你提供好的产品、好的环境、安全的食品、合理的价格。我做的就是基本的,这样做的回报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海底捞发展过程中的股权变迁。

大当家的“集权史”

自荐当上经理,其余三人逐渐退出

张勇是如何坐上管理者位置的?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描述:在海底捞创办不久后的一天,张勇提出要开个会,而当时舒萍和李海燕正沉迷于打麻将,没理会张勇。

本来就不喜欢打麻将的张勇,突然把麻将桌掀了,脚踩着散了一地的麻将开始开会。张勇说:“一间正式运作的公司,必须要有经理,我决定我当经理。”施永宏等人都同意了。

这种传言的真实性难以考究,不过海底捞确实形成了张勇为主、施永宏为辅的局面。也正是张勇提出的服务至上的理念,让海底捞名声大噪,很快走出简阳,走向全国。

在海底捞蒸蒸日上之时,张勇的“集权”之路也在继续。

一开始创办海底捞时由于是共同出资,所以四个人各占海底捞25%的股份。但在2007年,在张勇已经让妻子舒萍和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先后离开海底捞的情况下,施永宏也“出局”了。

张勇让施永宏离开海底捞的同时,还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妻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张勇与舒萍夫妻拥有了海底捞68%的股份。

对于张勇在股权争夺上的做法,很多人站出来为施永宏鸣不平。

但一位接近施永宏的人士对媒体表示,此次施永宏让权是“协商达成的”,因为施永宏知道自己的管理能力已不适应海底捞的发展。而且,据悉海底捞当时有上市的计划,而公司有绝对控股股东才有利于上市,因此施永宏才同意以原始出资额将股份转让给张勇。

△海底捞近三年开店数量及业绩情况。

大当家“扩张史”

全球已有363家海底捞,上半年收入73.43亿

施永宏2007年离开海底捞时曾表示,“我股份虽然少了,赚钱却多了,同时也清闲了。还有他是大股东,对公司就会更操心,公司会发展得更好。”从海底捞现在的成绩来看,施永宏没有说错。

近年来,海底捞餐厅数量呈现裂变式增长,从2015年的112间增至现在的320间,去年服务客户超过1亿人次。

根据招股书,2015到2017年,海底捞营收从57.57亿元增长至106.3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9%,净利润则由2015年的4.11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70.5%。

在张勇的带领下,海底捞逐渐坐上了中式餐饮行业的头把交椅,但张勇的野心并不限于此。海底捞计划于2018年开设180至220家新餐厅,本次IPO募集资金也有60%用于扩充。而接下来海底捞的发展重点仍将是战略性拓展餐厅网络。

根据第三方机构沙利文报告,按照2017年收入计算,海底捞在中式餐饮市场中均排名第一。据招股书披露海底捞年服务顾客超过1亿人次。目前海底捞在全球共有363家餐厅,收入截止今年上半年达到73.43亿元,增长54.4%。

大当家的管理

靠服务“抓”客人,以“家文化”管理员工

北大教授黄铁鹰曾在《海底捞你学不会》提到,在张勇的管理理念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一是“客人是一桌一桌抓的”;

一是“员工是一个一个吸引的”。

在海底捞,“抓”靠的是服务,“吸引”靠的是家文化式的管理。

黄铁鹰在书中有这样的记录:18岁的杨小丽为了还债,当时在海底捞当服务员,一个月160块工资。临近过年,家中债主上门,妈妈让她先借800元应急。张勇知道后,借了800元给杨小丽,并且表示:这债由公司还了。

“从此,我就把海底捞当家了,谁要敢损害公司的利益,我就跟他拼命”。杨小丽也成为海底捞日后发展的一员猛将:19岁成为海底捞第一家店的经理,21岁海底捞去西安开店,她被张勇派去独立管理西安店。

除此之外,海底捞在员工培训、住宿方面也非常舍得下功夫。海底捞规定;必须给员工租小区房,不能是地下室;空调热水、电视电话、电脑网络要配齐;宿舍距店面步行不能超过20分钟;夫妻都在海底捞的,要尽量提供单间房;宿舍还要专门配保洁阿姨。此外,张勇也曾提过,每年过春节,会给员工的父母发红包,让员工邮寄回家。

在上市招股书中:2015年海底捞员工福利支出是1.90亿,而到了2017年达到3.72亿,占收入的比重从27.3%到29.3%,占去了大部头。

“家文化”成为海底捞“变态”服务的重要支撑。但上市之后,海底捞的温情管理文化能否适应资本市场的更为严苛的监督与审查,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综合自《中国基金报》 搜狐《公司深读》《无冕财经》 @老板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