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出现“无人机军备竞赛”,中国获多国订单,实战表现如何?
在全球军用无人机领域里,中国和美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梯队“玩家”。而此前一向“名不见经传”的伊朗和土耳其,则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为了二流无人机强国,两国的各类无人机在近年来的一系列地区冲突中,都有着颇为亮眼的表现。
不难发现,随着各类军用无人机在一系列局部战事中的抢眼表现,如今不少东南亚国家越来越倾向采购此类装备,以解决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尤其是察打一体无人机,明显最受青睐。举例来说,印尼军方从中国进口了“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之后推出了国产化的“黑鹰”无人机;缅甸从中国引进了“彩虹-3”察打一体无人机;泰国在采购了以色列无人机后,又与中国展开了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订做”式合作研发。现在马来西亚也加入了进来,引进土耳其的“安卡-S”,或意味着在东南亚区域内,多国隐约开始了在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的“军备竞赛”。
之所以会出现“争相引进无人机”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这些东南亚国家普遍面临的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关,毕竟无人机是绝佳的反恐装备和手段之一。同时也应看到,上述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普遍相对有限,相比起昂贵的有人驾驶战机,即便是中高端察打一体无人机,也依然比较便宜,还能避免宝贵的飞行员出现伤亡。
可长时间滞空巡航并具备对地打击能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执行空中监视任务时,能迅速转入攻击状态,对地面目标发动攻击,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打击”。而恐怖分子普遍缺乏防空火力或重火力装备,“察打一体无人机+小型无人机用制导弹药”的组合,完全可以对此类目标构成“降维打击”优势。缅甸政府军在获得中国的“彩虹-3”无人机后,将其投入到了对该国北方割据军阀势力的作战中,取得极其优异的打击和威慑效果。或许也正因如此,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受到了某些“启发”,让它们对此类装备的兴趣大大加强。
凭借着军工业技术实力的优势,以及此前一系列海外出口成绩的“背书”,目前中国外贸型无人机在东南亚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如今,土耳其也开始切入这块蛋糕。尽管与中国产品相比,土耳其的军用无人机明显处于较为低端的位置。不过考虑到马来西亚军队有着使用北约制式武器的传统习惯,故大量运用西方技术和零部件的土耳其装备,的确有着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