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视集ADS,如感兴趣,欢迎来公众号找我们!
日本是一个全民“恋物癖”的国度,对日常物件有着极其痴迷的狂热。从茶道,花道,到料理,衣装……器物选择的细微之处都是讲究。而这些工艺的创造者也被推到了备受景仰的神坛:xx之神,工匠达人,人间国宝等等,可见他们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日本人信仰万物有灵,器物不仅为人们所用,其中也寄托了造物者与使用者的情感。匠人的性格趣味,设计的巧思,工艺的至臻至美,文化的浸染,都揉进了器物的形态里。
这次深圳设计周的延伸展览:《生生·造极——日本传统工艺展》就为大家带来了当代知名日本传统匠人们的顶尖工艺作品,涉及日本陶器、漆艺、金工、玻璃、竹木器、和纸等六大传统工艺门类。这些作品不但在技巧上代表着民艺的最高水平,更在精神和美学层面,匠心践行日本审美观念的极致状态。
日本审美文化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尤其是唐宋)的影响,其中禅的清净与明心见性的理念,成为宋代素雅简净审美风格的思想基础。日本美学文化非常推崇唐宋遗风,特别是宋代的风格最为受欢迎,收藏宋代名物是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
日本同时还撷取了中原“器物文化”,形成了物哀、幽玄和侘寂的独特审美观念。而传统工艺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传承,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器物的风雅气度,仿佛就穿越回到唐宋盛世。
壹 匠心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说人话就是:事物各有固定的样子,而作者构思却没有一定的法则;有的好像满不在乎地就能塑造得很完美,有的却仔细思索还和所描写的景物相差很远。)简单来讲,就是最后呈现的作品的姿态,取决于造物者的境界。
匠心就是器物的灵魂,两者互为关联。去认识这些工匠们,才能试图了解到作品背后的精神。这次展出了包括井伏圭介,小椋范彦,大槻昌子,鹿岛和生,小西陶藏,田中正幸,伊势崎競,马场隆志,延原胜志和大槻洋介等日本民艺界赫赫有名的工匠们的作品,还有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浮世绘,分量十足。
贰 用器
工匠在日本叫做“職人”,而“職人”从事的动作统称“工芸”。“工芸”这个词代表的是用创意为实用品增添艺术性,使得物品本身的机能与美巧妙的结合。
日本著名美学家柳宗悦认为:“所谓工芸,指的就是实用品,它和美术完全不同。比如绘画是为了视觉而创造的艺术品,和服或者桌子是为了使用而创造的工芸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作品是如何将实用和美感完美结合的。
漆器——日本传统工艺之光
所有手工艺中,漆艺一定是日本之光。日本漆器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到奈良时代,随鉴真和尚东渡的中国唐代漆艺匠师,将中国盛唐时期优秀的髹漆工艺带到日本,对日本漆艺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时至今日,在国内大型的漆器展览中,仍会看到许多日本人(团)前来参观,可见他们对漆器的喜爱程度。
▲ 小椋范彦
24次入选日本传统工艺展,25次入选日本传统工艺展,获奖无数。以干漆技法为主,运用螺钿,莳绘等方法创作的草花,风景主题作品,阴暗对比鲜明,细腻。今年开始挑战用莳绘实现如水彩画般的表现效果。
日 本 金 工
弥生时代日本开始使用金属。奈良时代,受盛唐文化影响,名贵金属器具进入贵族生活。至镰仓时代,嵌,錾,削等技法被综合使用,发展成一门独立制作工艺。江户时代,商人文化到达最旺盛阶段,金属制品广泛进入普通家庭。昭和57年东京银器被指定为东京都传统工艺品。金工就这样一步步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器物。
▲ 井伏圭介
全国金工部部长,从小就热衷于金工事业,会在自然和人的身上寻找灵感,看懂他作品的观众能从中看到“人”。
▲ 大槻昌子
从师井伏圭介。在她看来,女性之作的雕金作品更具有柔和的特质,而坚持才能有所成就。作品风格多在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削鏨”工艺,让她能够游刃有余的在坚硬的金属上表达“天空的自由”。
▲ 鹿岛和生
技艺继承自“人间国宝”的爷爷鹿岛一谷,作品散出浓浓“自由”的气息,看似“拙”实则“细”,有着儿童一般的质朴与单纯。开设雕金工艺品画廊,公开开班授课,希望日本金工能突破血缘继承大力发展。
▲田中正幸
日本手艺最好锻金大师之一,师承其父田中光辉。性格质朴坚定,在繁琐中寻找平衡,善通过细节技法表达作品内核。
备前烧——流入民间的古老贵族血脉
备前烧为日本六大古窑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备前烧起源于6世纪中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形成以来,备前烧便是日本茶道必备的用具,仅供贵族阶层使用。直到江户时代才逐渐开发民用。
备前烧具有最原始的自然气息,不彩绘不上釉,手艺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对火、风、水、土元素加以控制,使备前烧作品风格多样,或深邃宁静,或放肆张扬,流传至今,由于原料粘土含铁量丰富,加之坚持用赤松木为燃料进行烧制,备前烧的色泽与纹路依然保持着一份独一无二的佗寂之美。
▲小西陶藏
家族传承三代。作品仿佛将大山大水浓缩进了每一寸画面,自然得宛若有风吹拂。有一种不刻意雕琢的细腻,让人忽略所有存在的小瑕疵,更像备前烧作品中的“写意派”。
▲马场隆志
家族传承第二代。东京艺术大学雕塑专业毕业。“让生活更加艺术化”是马场先生创作备前烧的初心,他的灵感来自四面八方,小到花鸟鱼虫,大到星际宇宙,在他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包含着不同的讯息,需要一点点仔细发掘。
▲延原胜志
创造第一代“延原备前烧工坊”经营至今。作品多以体现人生感悟为主,传统烧制作品规矩,深沉,创新系列作品则以备前烧结合金属的方式呈现。
万 古 烧
▲清水醉月
清水醉月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清水家每一代万古烧传承人继承后的新称。第三代主导清水洋, 沿用江户时代“木型万古”技法,以急须制作为主, “醉月陶苑”形成了品牌,自1976年开始,清水洋作品入选日本传统工艺展26次,多次进贡伊势神宫、天皇家族,入选日本国内外博物馆 。
江户切子
切子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纯手工玻璃制品,用金刚砂等器具在水晶器表面切割磨刻细腻花纹的传统的玻璃雕刻工艺,分为江户切子与萨摩切子两种。通过"江户切子"工艺制作的玻璃制品,表面纹路优雅美丽,放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线耀眼明亮。
▲大槻洋介
继承母亲的艺术天赋,却独立于母亲的金工工艺。作品的灵感源自与宇宙的链接,已与多个高端生活空间,建筑设计师合作。
叁 寄景
大家对浮世绘应该不陌生,这次展览也展出了浮世绘名家: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作品。人们时常将葛饰北斋与歌川广重相提并论,但两人显然存在精神气度上的区别,相对于葛饰北斋充满力量感的绘画世界,歌川广重的版画更富有抒情性。
葛饰北斋的《诸国瀑布览胜》共八幅(这次不知道为何只展出了7幅),取材于各地著名的瀑布景观。事实上,日本作为丘陵地貌的岛国,几乎没有壮观的瀑布胜景,但在葛饰北斋笔下,自然景观仿佛有了生命与性格。那些其貌不扬的潺潺流水或被赋予气吞山河般的雄壮而具有神灵般的威严,或以拟人化的手法强调水势走向的变化多端而妙趣横生。
歌川广重于1856年开始到1858年去世为止的《名所江户百景》系列是他最后的杰作,共一百二十幅,构图上更加自由地利用透视法以及日本传统的切断主体手法,营造变化多端的视觉空间效果。《名所江户百景》系列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全部采用竖幅构图,这是歌川广重晚年对自己新的挑战。
日本的工艺作品和器物,十分在乎“用”的精髓。一些茶道,花道大家,还有一些顶级的料亭,都是使用工艺名家的,甚至是古董级别的器物。而珍藏的画作,也会根据季节和对象的变化被挂出来交替展示。我们对待器物有感情,它们在日常被使用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释放出迷人的生命力。
匠人们毕生追求技艺的极致,在制作的当下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作品中。我们拿到这样的物件,能在器物的温度中感悟某种美好和共鸣,去珍惜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大概这就是手工艺作品之所以动人之处吧。
延 伸 阅 读
想要更好地了解日本传统工艺,还是要先回归到我们的自己的传统美学文化来。给大家推荐几本古代生活美学的著作:
李渔《闲情偶寄》(全能版“蔡澜叹世界”-从器乐歌舞到建筑园林家具古玩再到餐饮养生一应俱全)
文震亨《长物志》(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的曾孙,自嘲看不惯当时附庸风雅的人索性自己写了一本名士真风雅之书,最全明朝生活美学指南)
曹雪芹《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吃穿用度极其考究,除了器物精美,怎么用也是一门学问)
造极-日本传统工艺展
Traditional Japanese Art Exhibition
2018年4月21日 -5月6日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
开闭馆:10:00-17:00(每日) 门票:免费
注: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主办方及网络资料。
👏欢迎关注视集,并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至后台联系授权
长按关注 Art Light up your Life.
艺术/设计/展览/文创/旅行/访谈/电影/音乐
微博/MONO搜索:视集ADS
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