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繁多的进口食品

  当时,在一家主营日本进口食品的国内进口商工作的俞望辰入职不到半年,主要负责饼干糕点、糖果巧克力、软饮料、米面杂粮与调味料等商品的电商销售和进口清关工作。年轻气盛的俞望辰有些灰心,他正在筹备公司天猫店铺的开业,却“没什么东西可以卖”。公司大受打击,持续亏损,可售卖商品种类从1000个缩减到50多个。

  中日食品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包麦片想要来到中国,路途是漫长而曲折的。尽管这并不妨碍中国在20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在俞望辰的公司,每一批进口的每一个产品都需要单独出具证明文件。 每个集装箱有80~120种商品,需要相应数量的原产地证明,再加上正常报关需要的入境检验检疫、海关报关单、进口关税单、合同、发票、装箱单等,一次报关需要提交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IQ)的材料厚度能达到三四十厘米,要用箱子装。

  “CIQ的审核会具体到所有原产地证明上的信息和翻译件是否完全一致,陆运、船运等运输方式也要一一确保无误。”俞望辰回忆。

  食品从日本启航运抵中国港口后,还要面对最后一道关卡。海关负责对报关商品的价格、数量、关税是否准确进行核实,而CIQ负责商品的中文标签、卫生及品质资质审核,以及最后的实物商品抽样检测。“核辐射检测的流程并不复杂,成本也并不高,很多人为了检测环境,都会自己购买一个小型的手持辐射探测仪,比如入门级的盖格计数器,只需要几百元钱就能买到,尽管精确度不算高,但也能大致提供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杨祎罡说。

  在俞望辰的记忆中,合法入境的商品在层层管控下很少出现抽检不合格的情况,“偶尔有也是因为申报时候的一些小错误”。

  在朱毅看来,国家在制定关于食品进口政策时的一个原则是“预防性”,也就是“宁可信其有”,正规渠道进口的日本食品没有必要担心有核辐射,也根本不会进口类似“卡乐比”麦片的产地不合规定的食品。“日本核辐射好比一头凶残的老虎,但目前看,还被关在日本的笼子里,我们不用害怕。”

  总有几根“虎毛”掉落在“笼子”外面。 代购、跨境电商等平台的兴起,让这包产于日本核辐射区的麦片,悄然避过了层层检验,流入中国市场。

  “大家一开始都说进口食品好,怎么一下子全变了呢?”

  最开始迎接这包麦片的,不是中国消费者的惊恐,而是喜爱。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中国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去年,刘洋投身进口食品行业,做起了日本零食代购,“竞争相当激烈”。他没想到干了才一年多,连本都没赚回来,消费者的口味又变了。

  朋友在日本联系卖家,刘洋在国内联系买家,然后商品直接从日本发给消费者。他甚至从没去过日本,也没听说过那个《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在日本的商品选购完全是“看顾客想要啥”,并不会特别留意原产地。

  他没想到“顾客至上”也会出事。他更想不明白:“大家一开始都说进口食品好,怎么一下子全变了呢?”

  通过代购、海淘或者自贸区进口的食品不属于“货物”,而是“私人物品”,因此不需要像一般贸易的商品一样,经过检验检疫等程序,也就逃脱了监管政策的约束。 “等于你个人在国外买东西寄到国内,是由个人来对这个商品的质量负责。”俞望辰说。

  “进口食品不一定就是安全的,来路不明同样有可能存在风险。”朱毅表示。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此前发布的《“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中国相关部门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2828批、6.8万吨,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情况,包括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等。

  除了食品本身存在的问题,云无心认为,在这类非正规渠道进口过程中,无论是包装、运输、储存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让食品安全受到影响的风险。

  “可能出现包装破损,或者被混装运输。”云无心说,“关键在于出了问题消费者无法正常地追责和维权。”

  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食品安全法》相较于6年前的版本,“食品进出口”一章的字数增加了一倍,几乎每一条都被详细地扩充、解释。但始终未出现关于代购、海淘、跨境电商的条款。

  直到去年,财政部发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经过1年的过渡期,今年5月11日,该规定将在天津、上海、杭州、宁波等10个试点城市正式实施,要求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须按货物验核通关单,并对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保健食品等商品提出了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短时间内,这款日本麦片在中国不可能轻易买到了。留给刘洋继续纳闷的时间不多了,店铺还在不断亏损。他不再徒劳地给顾客直播吃麦片,也再也不想为顾客代购这款商品,而是跟朋友商量,以后进货“一定要看一下产地”。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洋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