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2002-10-30
10月30日,国务院台办在钓鱼台大酒店举办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维一与外经贸部台港澳司司长王辽平、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理事长胡汉湘、信息产业部台港澳办公室主任蒋耀平、民航总局台港澳办公室主任浦照洲及国家邮政局台港澳处处长杨金,就两岸"三通"等问题,共同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李维一:在9月25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发言人和有关部门的专家,揭露和谴责了法轮功邪教组织使用在台湾地区设置的发射装置发射非法电视信号,攻击鑫诺卫星,干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的正常播出的犯罪行径。指出台湾当局对查处此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求台湾当局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查处,消除非法电视信号源,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然而,本月24日上午10时0分36秒,鑫诺卫星2A转发器又开始受到非法信号的攻击,至10月29日17时,非法信号多次交替攻击2A、3A转发器,严重影响节目正常接收。我有关部门及时对干扰源进行技术测试,确定干扰源仍然在台湾省台北地区。我们强烈要求台湾当局查找非法信号源,并予以严厉查处。
最近,台湾各界要求实现“三通”的呼声日益高涨,两岸民众对“三通”问题也日益关注。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是两岸同胞的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推进。多年来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各地、各部门为促进两岸“三通”做了许多工作,并已做好一切准备,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推动两岸“三通”进程的愿望是真诚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是始终如一的。
我们对实现“三通”的基本立场已多次公开反复说明过。“三通”是两岸间的事,是经济问题,“三通”商谈不是政治谈判,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在“三通”技术性、业务性谈判中,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但也绝不能把两岸“三通”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三通”。只要做到这一点,双方就可以通过民间协商,使用两岸注册的船舶和飞机,进港时挂公司旗或标志旗,就可以尽快通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人企图把两岸“三通”说成是“国与国”的或“准国际”的,都是为两岸“三通"设置新的障碍,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也是不能得逞的。我们强调两岸“三通”是两岸间的事情,由两岸资本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和飞机经营两岸航运,既是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为了切实维护两岸民众特别是航运业者的利益。
为了尽快实现两岸“三通”,我们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民间航运组织已做好了与台湾相应民间航运组织或团体进行接触磋商的准备。我们愿意并欢迎台湾民间行业组织、工商界、航运界人士与我们就两岸“三通”相关事宜进行协商,争取尽快地通起来。我们也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潮流,尊重民意,不要再以两岸政治分歧阻挠和拖延两岸“三通”,尽快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为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王辽平:海峡两岸在经济上是一个整体。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经贸往来曾长期处于基本隔绝状态。自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三通”的倡议以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和直接通商的实现。大陆方面首先单方面向台湾产品开放市场,于1980年主动派出大型采购团赴香港采购台湾产品。仅第一批轻工商品合同即达8000万美元。其后,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给予进口的台湾产品以免税、减税以及按优惠税率征税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并通过举办各类的海峡两岸商品交易会,鼓励两岸贸易的发展。1991年,外经贸部提出了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五项原则,即“直接双向、互惠互利、形式多样、重义守约、长期稳定”。2000年外经贸部颁布了《对台湾地区贸易管理办法》,促进对台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投资方面,从1987年11月蒋经国先生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后, 1988年7月国务院即颁布了《关于鼓励台胞投资的规定》,鼓励和保护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使台商投资掀起了热潮。其后,在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包括广大台商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促进和保护台商投资的法律法规。
考虑到福建沿海和金马澎地区贸易往来的客观需要,我们积极推动福建沿海地区和金马澎地区开展直接经贸往来,并对相互间的货物贸易已经开通,金门特产能够直销大陆,福建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农副产品和建筑材料开始进入金门。 我们将继续促进这一地区间的贸易正常地开展和进一步扩大,让金马地区的民众得到实惠。
20多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贸易、台商来大陆投资及两岸产业合作不断扩大,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成为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纽带。两岸贸易额已从1978年不到5000万美元发展到2002年的323亿美元。台湾已成为大陆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台商对大陆年投资金额也从1989年1.5亿美元,发展到2001年的30亿美元。
今年1至9月份,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达到28.3亿美元,比去年预想的高。我们注意到台湾当局放宽了对两岸经贸交流的一些限制,包括取消“戒急用忍”政策,放宽大陆产品进口限制等,对此我们表示欢迎。但是时至今日,两岸经贸交流仍处于“间接、单向”的状态,两岸直接通商仍然存在着许多限制,如台湾当局仍然未开放大陆玉米、蔬菜、彩电、冰箱等大宗商品的进口,致使大陆方面存在巨额贸易逆差;不允许大陆公司入岛投资、开展经贸活动等等,这大大阻碍和束缚了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展望未来,扩大两岸经贸交流,实现两岸直接通商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也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更加突出,为两岸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提出了客观要求。我们一贯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贸交流,将继续采取灵活务实的措施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朝“直接、双向”的方向发展,推动两岸经济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愿意就两岸直接通商的技术性问题以民间方式与台湾有关方面展开探讨和协商,两岸直接通商中涉及的商品检验、质量认证、纠纷处理以及渔工劳务合作等许多问题只有通过双方协商才有解决。我们已作好了民间协商的准备。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重,切实解决对两岸经贸交流的一切限制,开放两岸直接通商,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胡汉湘:随着两岸经济发展,两岸经贸交往日益密切,两岸年贸易额已超过300亿美元,尽快实现海峡两岸直接通航通商已成为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迫切需要。
20多年来,祖国大陆为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做出了多方努力,并做好了各项准备: 1979年和1981年我交通部长发表谈话,欢迎台湾船舶来祖国大陆靠泊作业;为方便台湾民众到妈祖 庙进香,我们于1985年在湄州岛专门修建了客运码头,为了保障海峡的航运安全一,祖国大陆一侧的灯桩解除了对台湾方向的遮蔽,并陆续新建了一批灯桩;祖国大陆的海岸电台已对台湾船舶全面开放;海上通讯部门已向台湾船舶提供通信导航服务;救助打捞部门也已多次成功地为台湾遇难船舶提供救助服务;1996年的8月,交通部制订并发布了《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经交通部批准,在祖国大陆或台湾地区登记注册的大陆和台湾地区资本的航运公司可以以自有或经营的船舶从事两岸航运业务;1997年4月,经双方共同努力,实现了福州、厦门和高雄的试点直航运输,结束了两岸近50年来无商船直接往来的历史。但是试点直航的船舶只能装载中转货物,两岸贸易货物仍不得不绕经第三地中转,不仅延长了运输时间,增加了运输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尽早实现两岸海上真正直接、全面通航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两岸通航不是国际航线,外国航商不得介入,我们坚决反对将两岸通航说成是所谓“国与国”之间的航线。
多年来,两岸航运界有关人士就两岸通航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成功地举行了5次两岸海上通航学术研讨会,并达成了许多共识,可以说实现两岸海上直接通航在技术上已不存在问题。我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已做好充分准备国,随时可以与台湾相关民间团体就两岸海上直接通航中的技术、业务问题进行磋商。
两岸关系的发展牵动着两岸同胞的心,关系到两岸同胞的福祉,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岸尽早实现直接“三通”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真诚地希望台湾当局从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着眼,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人为障碍,真心诚意地为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做些实事。
蒋耀平:自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祖国大陆邮电部门多年来积极推动通邮通电工作,于1979年2月率先开放了对台湾的电报业务;3月开放了对台湾的长途电话业务;5月全面受理寄往台湾的平常函件业务;6月开始收寄寄往台湾的挂号函件,使海峡两岸通邮通电的工作有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在双方邮电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两岸通信业务部门之间已经实现了公开地双向互通部分邮电业务。
在通邮方面,目前两岸之间邮电业务是通过两岸邮局之间开办的。业务种类主要有平常及挂号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印刷品专袋。从1989年起,十几年来两岸互寄信函由300吨上升到2001年的982吨,增长约3.2倍。自1989年以来,两岸邮政部门之间已经实现了函件总包的交换。从1993年开始,两岸之间实现了平常函件和挂号函件的公开、双向、间接通邮。目前,两岸航空函件总包经由香港或澳门邮政转运,水陆路函件总包经由香港邮政转运。
在通电方面,目前两岸之间的电话业务主要是通过双方的电信公司互相开办的,双方已通过亚欧光缆、中美光缆和亚太二号光缆建立了直达通信路由,无须经过交换机而直接对接。
互开的业务种类主要有电话、电报、数据通信、电子信箱、分组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移动电话漫游等;从1989年两岸互办电信业务开始,业务量逐年大幅度上升。当年对台电话业务量为447万分钟;十几年来,每年对台的电话业务量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1年电话业务量上升到2.8亿分钟。
目前祖国大陆呼叫台湾的业务量已占发往境外电话业务量的第二位,仅次于对香港。台湾到祖国大陆的电话业务量已占台湾至岛外业务量的30%左右,为第一位。这为两岸各项交流交往和经济往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在通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两岸之间没有直航,邮政函件总包仍需经香港或澳门转运。邮件运输成本增加,邮件传输速度比较慢。同时,业务种类少,邮政小包、包裹、邮政速递业务和邮政汇兑等给据业务尚不能开办,不能满足两岸民众对这些服务的要求。
我们认为两岸实现直接的互通,在业务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困难。两岸通邮问题是经济问题,是关系民众的基本权益问题,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电对两岸民众都有好处。祖国大陆的邮政、电信部门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从两岸行动的利益出发,放弃人为的障碍,早日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电。
浦照洲:自1979年以来,海峡两岸民航界,为早日促进“三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民航总局亦采取实际步骤,为实现空中直航做了许多具体工作。
早在1981年10月4日,民航总局就做出了三项决定,随时准备架起台湾海峡两岸的空中桥梁。内容包括,台湾民航飞机在飞行中如果遇有紧急情况,可在大陆各民用机场降落起飞,大陆机场将提供一切安全保障和服务措施。20多年来,大陆方面反复表达诚意,希望台湾航空公司的飞机能够在遇有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到大陆机场备降。去年11月1日,海南三亚飞行情报区改由大陆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负责以后,我们再次表示愿意为台湾飞东南亚的航班提供及时、准确、优质、高效的空中交通服务。特别是“9·11”事件以后,我们进一步提出为确保航空安全,欢迎台湾航空业者利用现有的国际航路,飞越祖国大陆至欧亚。但是,遗憾的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
除此之外,在促进两岸人民交往便利方面,我们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积极促成澳门航空和港龙航空相继实现了台湾经港、澳地区至北京、上海等地“一机到底”、“一票到底”、和“行李直挂”、“间接直航"的空中服务。在大陆与台湾的航空公司实现联程运输、票证结算、计算机联网等方面都开展了良好的合作。两岸民航界同仁每年都举办各类业务、技术研讨会。研讨地范围几乎涵盖了民航票务、商务、航务、机务、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截至今年8月,两岸民航举办的研讨会上百次,民航系统接待的台湾各界来访人士2400余人次,我赴台交流人员也有51批247人次。为方便台湾的航空公司与大陆的航空公司的联系,民航总局自1996年开始陆续批准了台湾中华、长荣、远东和复兴四家航空公司在大陆设立代表处。
近几年来,两岸民航在空管协调、事故调查、发动机维修,赴台任教、航空产品的开发应用以及企业投资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2001年的3月和9月,厦门国际机场货运站和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分别与台湾台勤公司和中华航空公司签定了合资、合作协议,使两岸民航业的交往向更深入和实质的方向发展。通过交流,海峡两岸的民航业者和专家们普遍认为,两岸的机场设施、技术条件、业务能力和各项保证等,已基本具备了空中直航的条件。
我们希望海峡两岸民航界能够利用现有的民间渠道,灵活运作,尽快就通航的问题达成协议,只有这样才能将良好的愿望变成现实。也才能够真正为两岸人民交流、交往架起最方便、快捷的直通桥梁。我们将一如继往,继续努力,采取更加灵活和务实的措施,与台湾民航界同仁深入探讨,加强合作,积累共识,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两岸空中直航早日实现。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昨天台湾的"国防部长"汤耀明公布了在10月15日大陆的军舰行经台湾海峡,主要是为了参加解放军在南海的军演,不知大陆方面能否证实这条消息,军演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最近有比较多的台湾政治人物表态想到大陆来访问,包括国民党主席连战以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甚至包括台北市长马英九,请问如果他们来,大陆方面有没有什么条件限制?同时宋先生还表示,他要到这边替陈水扁寻求共商两岸的政治和经济出路,如果宋先生出马,能达到目的吗?
李维一: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详细情况我不了解,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正常的军事演练,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多次说过,我们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前来与我们就实现祖国统一彼此交换意见,欢迎他们提出前瞻的、理性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中央电视台记者:近期,台湾的章孝严先生提出希望在春节期间两岸能够实现定点包机直航,这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方便在大陆的台胞回台湾过春节,也得到两岸台湾同胞的一些支持。可是据我们了解,据台湾媒体的报道,目前这个方案已经被台湾当局的相关部门否决了,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
李维一:我们注意到台湾有关人士呼吁在春节期间开办两岸包机直航运输。
尽快实现两岸空中直航是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同胞的迫切愿望。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为节省时间与费用,免却绕道转机之不便,我有关部门将根据实际需要予以积极考虑。同时,我们也希望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大陆的航空公司也可以共同承担两岸包机运输业务。
中央电视台记者:据报道,台湾当局高层决定"护照加注"事不采用加注"台湾签发"字样,而只加注"台湾"且字体大于封面任何字,以突显台湾的自主性。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李维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台湾当局以所谓"正名"为借口,不断变换手法,推行"渐进式台独"。只能进一步暴露其分裂中国的卑劣行径,其企图不可能得逞。
厦门电视台记者:对台湾“立法院”讨论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有关限制两岸“三通”条款一事进展有何评论?蔡英文日前表示,“三通”问题不在条文而在协商,将考虑主动致函大陆希望协商“三通”,请问有何评论?
李维一:两岸三通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台湾当局的诚意。我们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意,尽快取消有关阻挠两岸通航的规定。为了尽早实现“三通”,我们主张通过两岸的民间行业组织就“三通”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由双方各自确认就可以通起来。
日本共同社记者:我想问外经贸部王司长,中国采取了钢铁保护措施,据说台湾方面根据WTO的规则,对中国要求进行双边谈判,不过被大陆拒绝,这是为什么?你们如何对待中国和台湾的双边谈判问题?
王辽平:在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中国钢铁协会和台湾的钢铁工业同业工会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磋商,同时在我们举办的两次钢铁联合保障同业会上,台湾的企业代表都参加了,我们进行了很好的沟通。
台湾《联合报》记者:第一个问题,台湾的“立委”章孝严提出上海到台北定点包机的问题,相信你已经看过他的草案了,您觉得他这个内容的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大?如果说可以的话,因为台湾那边现在并没有完全否决,只是态度强硬,您觉得要通起来大概有多快。就这个方案而言,技术上和法律上的问题该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刚才听到几位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说法,我感觉大陆现在对两岸直航的问题完全是透过民间的渠道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签定了协议是不是还需要官方的一个机构来确认,才能具有法律的效力和保障。两会毕竟是政府委托的半官方机构,在什么情况下这两个机构下才能参与这个谈判?
浦照洲:早日实现直航是两岸民众,包括航空业者的迫切希望。在大陆的台商为了节约时间和费用,免去现在绕道转机的劳顿之苦,航空公司为了提供其便利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台湾方面的航空公司提出申请,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积级的考虑,同时,我们也希望两岸航空公司共同承担包机运输任务。至于你提到在实施方案的有些问题,我想应该让业者之间去谈,我相信他们会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李维一: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在我们前几次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做了表述,两岸的民间组织、行业组织在接受委托的情况下,就两岸“三通”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各自解决、确认和实施,我们认为这是务实的,也是可行的。
《厦门日报》记者:据说大陆有关方面于近期进行了一次双向遣返作业,请问是否属实?
李维一:根据《金门协议》,大陆有关方面于10月14日、15日组织实施了两批双向遣返作业,共接受遣返人员333名,向台湾方面遣送了7名违规入境人员。
新华社记者:这些年来,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学历至今在台湾还没有受到承认,那么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反弹,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李维一:多年来,为满足台湾地区青年学生来祖国大陆就学的愿望,在台湾当局不承认祖国大陆高校学历的情况下,祖国大陆高校招收台生时,仍将他们的学历证书作入学资格的重要凭证。由于台湾方面不承认祖国大陆高校学历,自大陆高校毕业的台生回台湾后在就业、执业资格考试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造成为数不少的台生不时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忧虑。为此,不少台生及家长曾通过不同渠道多次向台湾有关方面反映,但至今没有结果。希望台湾当局在此问题上不要泛政治化,真正从台胞的切身利益考虑,尽快承认祖国大陆高校学历。
台湾真相电视台记者:第一个问题,台湾"行政院"方面表示对近期钱其琛副总理的说法无法肯定,这是否代表大陆方面的政策?台湾方面对此目前无法具体回应,以免产生一头热的现象。另一个问题想请教王辽平司长,您刚才表示说,台湾方面对大陆投资有很多限制,但在这之前台湾已开放陆资投资不动产了,您对这方面的政策有什么评论?
李维一:在开始的时候我已经讲过,“三通”是两岸间的事,是经济问题,“三通”商谈不是政治谈判,商谈中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但也绝对不能把两岸“三通”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三通”。
王辽平:我想这个直接双向不光是贸易,还有投资领域.我们欢迎和鼓励台湾同胞到大陆来投资,包括各个行业的投资。台湾当局前一段提前开放陆资投资台湾房地产,但对制造业的投资、对服务业的投资还没开放。而且即使是对房地产的投资还有路径的限制、接受期限的限制,那么这个开放也是形同虚设的。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据报道,李远哲在墨西哥曾邀请过国家主席江泽民访台,当时就被拒绝了,在什么条件下他可以访台?第二个问题,台湾要购买神盾舰,据报道说可能已经谈妥了,不知道大陆方面是什么态度?
李维一:我们多次表明只要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就可以恢复接触和谈判。第二个问题,我们也多次表明,反对向台湾方面出售武器,加剧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以两岸目前的政治关系来说,台湾反对“三通”的主要理由可能是"国家安全"的考虑。你觉得这种考虑是一种推托之辞吗?第二个问题,我记得国台办陈云林主任曾经说11月是两岸谈判“三通”的最佳时机,现在马上到11月了,您觉得机会有多大?
李维一:关于安全的问题,我认为这实际是一个没有顺应民意的推托之辞。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台湾当局对推动“三通”是否具有诚意,因为民意愿望已经摆在那里,台湾的企业界人士和台湾民众的呼吁已经屡屡见于报端。关键在于台湾当局是否具有要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的诚意。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日前有关的报道说权宜轮在大陆停靠时受阻,请问发言人的看法?
胡汉湘:你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在宁波港有几条船,这个事件是1996年8月份我们公布了《海峡两岸航运管理办法》后发生的。两岸间的运输应该由两岸注册资本的船来承运,后来台湾报纸也说两岸注册资本的船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台湾中央社记者:在我们谈“三通”的同时,台湾"立法院"透过朝野各党派通过了一项决议,希望中国大陆能够撤除对台的导弹,对台湾释出一个善意,或许更有利于两岸“三通”,请问发言人的看法?第二个问题,台湾的"立法院"前任副院长饶颖奇之前来大陆访问,他在和钱其琛先生见面之后,转述了一个说法,钱其琛先生认为在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之下即使是谈到联邦制、邦联制也无不可,港报批露台办有一个澄清反对的意见,请您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解释。
李维一:“台独”分裂势力是对台湾海峡和平与安定最大的威胁因素。我们多次讲过,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是极少数“台独”分裂势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广大民众。“三通”的问题是大势所趋,是符合民众根本利益需要的,真正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人士,都是能够了解它所具有的正面意义的。你刚才讲的情况是某些人士出于他在某种政治上的考虑,违背两岸广大民众意愿的托辞。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两点。第一,钱副总理并没有讲这样的话;第二,我们也多次说过,在实现祖国统一的目标下,我们愿意与台湾各政党、各界人士充分交换意见。我们的主张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们不赞成邦联制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