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兵返乡运动:两岸解禁的主要导火索           

孟红

蒋经国晚年在表面高呼“反共”、坚持“三不”政策的背后,却一直坚持反对台独,并致力于与大陆的沟通、和解和商谈等事宜。尤其是1987年前后,一场由台湾老兵发起而愈演愈烈的“返乡探亲运动”,彻底惊醒了以“荣民大家长”标榜自己的蒋经国——一群离乡近40年的台湾老兵,忍不住浓浓思乡情,身穿写着“想家”字样的上衣,举着标语,走上街头请愿,散发传单,在岛内掀起了势不可挡的“返乡”运动。加之来自大陆与台湾岛内社会各界乃至国际上的挑战因素等,最终撼动了国民党当局的戒严政策,促使蒋经国在病逝前夕毅然决然调整大陆政策,决断作出大快人心的两岸开禁政策。

 

老兵的浓浓思乡情愈益强烈

1949年,大约200万国民党军政人员和民众,随着蒋介石从大陆到了台湾。此后的38年里,浅浅的一道台湾海峡,使两岸骨肉分离、亲情隔绝。正如香港作家巴桐在报告文学《海峡探亲潮纪实》中所描写的:“多少高堂明镜悲白发,多少妻子长年守空帏,多少儿女不知父生死,多少异乡客夜夜梦神州。”

1979年元旦,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关系渐趋缓和。台湾民众争取返回大陆探亲的社会运动,也一浪高过一浪。1981年12月,台湾“党外”议员候选人康水木在政见发表会上,首度公开要求政府准许老兵回乡探亲。

1986年,台湾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的经典作品《暗恋桃花源》在台北上演。这部直接反映“外省人”飘零故事的舞台剧作品,立即引起了轰动,从此经久不衰。同年5月3日,台湾“华航”波音747货机机长王锡爵,为回家探望父母,驾机由泰国曼谷飞往香港途中,突然改道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震惊了海内外。

其时,台湾大陆籍民众的怀乡思亲之情日益强烈,人们的眷念之情由文字转为行动。不少人经由美国、日本、香港等地想方设法辗转远赴大陆省亲、祭祖,这种行动最后竟然不可遏止地演变成了公开的秘密。

据披露,当年,老兵们为联系大陆的亲人,常常托人在路过香港或美国、日本时,把信丢进邮筒。许多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跟家人取得了联系。“大信封里的小信封”,成了岛内“外省人”的共同记忆。

比起间接转信,姜思章是更积极的“行动派”。据台湾《新新闻》杂志报道,姜思章不满14岁时就被抓去当兵,最后辗转到了台湾。为了“回家”,姜思章想尽一切办法,曾通过同学太太在香港的阿姨帮他转信,却害得同学遭到警告。后来还通过一位上海老太太,认了一个和自己母亲同姓的老先生做舅舅,再申请到香港探亲。1982年,姜思章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禁令,到香港办签证,坐火车到大陆,再取道上海回到宁波,终于见到了70多岁的老母亲。见面的那一刻,母子在码头抱在一起,泣不成声。之后,姜思章又偷偷跑回老家好几趟。每一次“回家”,除了散居各地的亲朋会来和他见面、聊天外,很多老乡也会不辞辛苦地赶去,希望姜思章能帮忙联络他们在台湾的亲友。然而,当年仅舟山群岛被抓去当兵的年轻人就超过两万,人海茫茫,从何找起?看着老乡们一脸遗憾地离去,姜思章决心站出来,为老兵们争取权益。

就在这个时候,当时岛内著名杂志《前进》的总编辑张富忠,在疾呼民主改革中,注意到了老兵有家不得归的辛酸。因此,他决定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杂志上刊登广告,协助老兵转信。

张富忠后来回忆说,这些信函或许因分离得太久,不知道该从何写起,也不知道家里人到底还在不在,不晓得该从何问候起,大多只有薄薄的一张信纸,里头几乎都是交代自己的小名,写下当初离家的过程,简单说说现在的生活。

或许因为听过太多悲伤的故事,后来,当有老兵找到《前进》杂志,想将当时已如火如荼的运动与老兵返乡的诉求合二为一时,张富忠立刻答应了。

1987年,台湾岛内老兵的思乡情终于“爆发”。“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经过那万里可曾看仔细?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可有消息?秋风啊吹得枫叶乱飘荡,嘘寒呀问暖缺少那亲娘。母亲呀!我要问你,天涯茫茫你在何方……”这年夏天,这首《母亲您在何方?》让思乡情浓的老兵哭成一片,人人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凄苦。这一年,国民党离开大陆已近40年。那批随着国民党赴台的“百万大军”,也离家将近40年。将近40年没有家里的任何消息,不知道故乡的老父母是否安在,甚至不曾见过离家时还在腹中的儿女。近40年后的这些台湾老兵,几乎都已是花甲之年,即使父母安在,也大多年过八旬。别说这些老兵可能见不到生养自己的父母,就连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故乡向父母磕个头,都要打个问号。

 

千难万难,终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

说起台湾老兵返乡探亲运动的源起,不得不提及首先站出来走上街头抗议国民党大陆政策的老兵何文德。何文德是湖北房县人,17岁离家入伍,其后几乎转战大半个中国。他说:“当时社会战乱,民生凋敝,当兵是贫瘠省份年轻人唯一的出路。”1965年,何文德在大学就读期间,曾托人从海外转寄信回故乡,而海外友人寄来他母亲的回信与照片却始终没有收到。多次经验使他判定家书是遭邮检扣留,而他母亲却于第二年去世。为给老母亲坟上添一把土,他决心发起返乡运动。

在街头,何文德身着白衬衫,正面写着“想家”,反面则写着“妈妈,我好想念你哟”。鲜红的广告颜料像在滴血。何文德在抗议的时候,最初用“返乡运动促进会”的名义,还用了“退伍军人联谊会”和“抗暴义士”的名义。何文德说:“其实最初就是我一个人,自己和自己联谊,这些名称是用来吓唬国民党的。”为唤起老兵的力量,何文德在一些支持、同情者的帮助下,经常出入老兵聚居的“荣民之家”“荣民总医院”,散发印有返乡探亲主张的传单。为此,他常常遭到便衣警察与“荣民之家”管理人员的殴打。在此情况下,何文德的妻女劝他放弃。何文德则豁出去了,为了不连累妻子儿女,他决然与老伴“离婚”,又立下遗嘱。其后走上街头,为宣传返乡探亲奔走呼号。

1987年四五月间,“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成立,要求台当局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一成立就以《前进》杂志为基地,印制传单、发表文章、组织活动;许国泰、游锡堃等人则在民进党中常会上提案疾呼,寻求民进党的支持。随后,在“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筹划下,一群老兵在5月10日母亲节这天走上街头哭诉思乡情,让整个台湾社会为之动情;30万份返乡传单《我们已沉默了40年》对外广为散发,引起全社会不小的轰动。

同一天,思乡心切的老兵们以“想家”为诉求,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示威活动;一群老兵冒着被处分的危险,身穿写着“想家”字样的T恤,手举“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骨肉隔绝四十年”等标语走上街头,向他们效忠了一辈子的长官抗议,希望国民党当局让他们回家看看。当警卫人员在街上与请愿的老兵发生肢体冲撞时,重病缠身的蒋经国自忖,无法再以任何理由紧锁人们“回家”的大门。

6月28日,何文德等人组织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在台北主办了“想回家,怎么办?——打开海峡两岸探亲管道座谈会”。到会者多达六七千人,盛况空前。老兵们一致要求当局尽快“打开两岸探亲管道”,以结束因政治分裂所带来的“民族悲剧”。并希望国民党当局“不要成为制造民族分裂的罪人”。这天,老兵组成的合唱团声情并茂演唱了发自心底的歌曲《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哭成一片,场面蔚然壮观,此情此景无不令人动容。

同年7月7日,六七百名国民党老兵聚集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门前请愿,情绪激昂,场面感人。

老兵们的返乡探亲诉求与行动得到台湾社会的广泛同情。台湾社会许多人士向老兵伸出了援助之手,筹募活动如火如荼。在老兵的强烈呼吁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返乡探亲运动在台岛展开,最终迫使台湾当局对其“大陆政策”做某种调整。当年,“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散发的一张宣传单上这样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是基本的诉求,也是无法抵挡的诉求。

虽然此时台湾当局仍“禁”字高悬,不许民众赴大陆探亲、祭祖,但在老兵的强烈呼吁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返乡省亲运动在台岛展开,使两岸探亲问题成为台湾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岛内舆论的巨大压力,促使蒋经国提前将开放两岸民众探亲问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8月17日,蒋经国宣布台湾解除戒严。

对于台湾老兵强烈要求返乡探亲这一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棘手问题,蒋经国急命幕僚进一步研拟因应方案的具体做法。因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李焕为代表的一派和以“行政院长”俞国华为代表的另一派两种主张各不相让,最后只好交蒋经国裁决。蒋经国本意支持李焕主张,但此时此刻又不能不考虑俞国华等人的意见,经深思熟虑,只得采取折中方案,不偏不倚。

蒋经国综合了两派人的意见之后,在9月14日召见郝柏村和许历农时,就探亲问题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基于人道原则,将开放大陆来台人员回大陆探亲”“回大陆探亲纯为民间私人行为”。二是“探亲管制由安全局、警总及境管局派人支援,实际操作者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三是“政府不与中共政权接触、谈判、妥协之政策不变”。

9月16日,国民党召开中常会,会议原则决定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同时蒋经国提议由李登辉、俞国华、倪文亚、吴伯雄、何宜武5位国民党中常委组成专案小组,就“行政院”所提及台湾民众“返乡探亲”的原则及中常会的意见“迅作审议,并将结论提报中常会讨论”。蒋经国在会上特别强调处理“返乡探亲”问题的基本前提是:“反共基本‘国策’不变,光复国土目标不变,确保‘国家’安全的原则不变”。

10月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登辉5人专案小组提出的《国人赴大陆探亲问题的研究结论报告》。这个报告的结论有两项,一是“基于传统伦理及人道立场的考虑,允许国人赴大陆探亲”。二是“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得登记赴大陆探亲”。

10月15日,台“行政院”通过《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内政部长”吴伯雄奉蒋经国令宣布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具体办法,正式宣布:一般民众可以探亲的名义返回大陆老家,一年可探亲一次,每次3个月。决定于11月2日起施行。

终于,在蒋经国病逝前夕,两岸开禁政策正式出台,昭然于天下。

 

轰轰烈烈的探亲潮

《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的消息发布后,台湾岛内无不欢欣,不少人更是老泪纵横。台湾《联合报》曾就开放探亲一事,刊登了40余位学者的访谈录,同时发表社论《探亲迷雾拨清之后——兼谈大陆政策的相关问题》。

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这一天被台湾《民众日报》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当天原计划上午9时开始登记,没想到,凌晨时分办公室外就人山人海,当天办妥手续的多达1300多人。台湾红十字会为办理老兵返乡手续准备了10万份申请表格,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这些申请表就被索取一空。

据台湾媒体报道:红十字会受理探亲登记的时间是从11月2日上午9时开始,但凌晨3点左右,就已经有人开始等候办理登记手续,待天亮时,四周已是人山人海。3时30分左右,红十字总会大门一开,等候多时的民众就像潮水般一拥而入,受理登记的柜台还没有开门,办公室就已挤得水泄不通。在一片混乱声中,来自台东的熊光远第一个办妥登记及申办赴港澳转往大陆探亲手续,他准备回江西南昌探视儿子熊振武。据统计:红十字会第一天办妥登记手续的多达1334人,这种“探亲热”持续不断。据统计,开放探亲满6个月时,申请赴大陆探亲者达14万余人,有6万多人已前往大陆探亲。

可见,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势不可挡的。据当时一则台北电讯称:“自开放探亲政策正式公布实施以后,位于台北市新生南路的红十字会,在短短几天内拥进了数万名归心似箭的国民党老兵。两岸亲人重逢的喜剧则不断上演。

虽然蒋经国在开放大陆探亲政策实施不久即咯血病逝,来不及亲眼目睹两岸交流的情势发展,但他在生命末期,多次在病床上询问亲近的僚属,每天有多少老兵申请返乡,岛内外的舆论反应如何……

但是,滞台老兵多半清贫,很多人连探亲的路费都凑不齐。岛内各界纷纷发动捐款,三家电视台和《联合报》共同举办了“为老兵而唱”演唱会,加上其他募款活动,共募得两亿多台币,作为老兵返乡探亲的补助款。

此时,两岸的媒体也开始为“探亲潮”推波助澜。1988年10月20日,台湾《民生报》以《大陆亲人在找你》为题,首次刊出了100名大陆同胞的寻亲启事;11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辟《寻亲人》专栏,每周一、四见报;为台胞到大陆探亲旅游服务的《探亲与旅游》节目,也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开播。与此同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分隔了40年的亲人团聚的场面。

当年,老兵们大多提着大包小包回家。按规定,他们首先抵达香港,到大陆设在当地的办事机构排队,填写数据,办理相关事务。接下来,就是购买见面礼,也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三大件五小件”。大到电冰箱、电视机、摩托车,小到时钟、吹风机,返乡探亲者带给久违亲人的礼物琳琅满目,甚至还有人拎着电饭锅上飞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浩浩荡荡回大陆探亲的台湾民众中,很多人想到的是先要去祭祀祖先黄帝。1988年1月,“立委”王拓率领的何文德等25人组成的“台湾老兵返乡探亲团”,在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后,来不及回各自家乡探望,便顶着寒风,从西安乘车向着黄陵疾驰而去。他们身穿特制的套服,胸前一律是“想家”两个大字,后背则根据个人不同的经历,印着“西望乡关何处是,梦里家园路迢迢”“百战留余生,方知老来苦”“四十多年了,放我回家吧”“孤苦无依汉,夜夜梦神州”等字句。他们人手一面橘红色的小团旗上,印有中国地图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的诗句……中午时分,黄帝陵前,他们供奉上特意从台湾带来的一瓶日月潭水,两包阿里山的泥土,碧叶托举着的槟榔和鲜嫩的凤梨;又插上一面小团旗,点燃从台湾带来的蜡烛、香表,庄严祭拜轩辕黄帝的在天之灵:台湾的中华儿女终于回来了!主祭人何文德举起一束点燃的香火,带领全体人员向始祖献花献果,三拜九叩,跪在陵前,何文德恭读《祭黄帝文》。当他念到“一九四九,国土分裂,海峡天堑,骨肉离散……今遂夙愿,探亲返乡,鬓毛虽衰,乡音未改”数句时,不禁泣不成声,团员们已是哭声一片。

祭祖完毕,大家在黄帝陵前依依不舍、虔诚至极地拜了又拜。在何文德的提议下,大家手拉手,背靠着“世界柏树之父”——“黄帝手植柏”围成一圈,一偿叶落归根的心愿。何文德还特意在轩辕庙院内,拣了两块用桥山之土烧制的瓦当,他说:要把它带回台湾,作为永久的纪念,要让更多的乡亲知道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1988年2月,“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完成使命,宣告解散。

尽管蒋经国开放赴大陆探亲,具有明显的“政治反攻”色彩,依然坚持“三不”政策,而且开放是有选择的,设限也多。然而,从历史角度看,由过去“绝对禁止”两岸人员交往走向“开放”,由“不允许”到“允许”,由“不通”到“通”,不能不说是两岸关系上的一个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