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前夕,日本千叶县南本町。102岁的杉浦正男老人抚摸着一面老旧的旌旗,对长江日报记者表示,旌旗表达了战后十年日本民间对那场侵略战争的反省,这些不该被忘记。
102岁的杉浦正男看到旗子后回忆起当年许多往事,他说日本民间对那场侵略战争的反省和控诉,一直都没停止过,直到今天
杉浦正男手拿的旌旗来自武汉。今年春节刚过,武汉一位收藏家致电长江日报,说收藏到一批日本民间赠予中国的祈愿旌旗。长江日报记者查看了这批旌旗。旌旗共计107面,旗上手书“再军备反对”、“战争绝对反对”、“誓平和友好”等日文,落款时间1954年、1955年,每面旌旗上都有签名。
102岁的日本老人杉浦正男告诉记者:“我的妻子在二战时期的空袭中丧生。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为反对战争而努力”
8月,长江日报记者前往日本,寻访当年的签名者。7日,记者辗转寻访到杉浦正男时,老人意外又激动。他告诉记者,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他曾因反战系狱数年,战后担任日本“全国印刷出版产业劳动组织总连合会”负责人。
回忆当年赠旗情景,杉浦正男说,1954年至1956年,日本民间先后有数百名代表前往中国赠送旌旗,谴责日本侵华战争,盼望中日两国尽快建交,还有更多旌旗直接从日本寄往中国。他说,那时距日本战败十年左右,人们对那场侵略战争感受真切,“旌旗上签名的人,很多都是我的朋友。他们跟我一样,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长江日报记者初步查验,这批旌旗上有数千个签名,其中有产业工人、家庭主妇、中小学师生,也有工会组织、社会团体。签名者来自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横滨、京都、北海道等日本十多个地区,涉及铁路、水运、钢铁、百货、银行等不同行业。
新中国第一个访日代表团负责人李德全的外孙罗悠真向记者证实,以前姥姥说过旌旗的事。此次发现的旌旗中,有5面题有“赠李德全女史”。
日本祈愿旌旗赠旗人杉浦正男
百岁仍开反战和友好讲座
杉浦正男当年和他的新婚妻子富子的合影,富子在二战时期的东京大空袭中死去
8月7日,在日本千叶县船桥市南本町的一座普通民居里,102岁的杉浦正男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老人说,他遭受了那场侵略战争的巨大创伤,上世纪50年代他在旌旗上签名,向中华全国总工会赠送旌旗祈愿。日本民间对那场侵略战争的反省和控诉,一直都没停止过,直到今天。
当年送祈愿旌旗的组织还在,签名者现年102岁
此次发现的107面日本旌旗中,有一面是由日本“全国印刷出版产业劳动组合总连合会”赠给“北京人民印刷工场劳动者诸君”的,落款日期为1955年4月20日,上面有近200个签名。
几经辗转,记者得知“全国印刷出版产业劳动组合总连合会”还在。8月7日上午,在日本友人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该组织位于东京的办公室。看到这面旌旗,连合会的几位负责人很激动。听说我们要寻找旌旗上的签名者,他们感到为难:已经过去了60年,这些签名者恐怕大多已不在人世。
这时,连合会的中央执行委员小泽晴美女士突然想起来了什么,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组织还有位100多岁的老前辈在世,叫杉浦正男,他担任过我们的事务局局长,他也许知道一些事情。”小泽女士麻利地将一张传单复印后递过来,上面是杉浦正男的简要介绍。
我们获得了杉浦正男的住址和联系方式,决定下午立即去千叶县拜访他。日本友人帮助我们给老人打通了电话,听说记者手上有半个世纪前自己送给中国的旌旗,老人在电话里非常激动,同意接受我们采访。
从东京乘地铁,然后转乘出租车,我们在7日下午3时到达千叶县船桥市南本町的一条小街,五六米宽的街道两边,是一幢幢低矮的日本民居。出租车司机按照我们提供的地址,在一幢铁红色的小楼前停下。小楼前有个小院,里面栽着几棵橘子树。记者注意到,院落左侧小栅栏上,贴着两张宣传画。有一张画上的标语是:“不要把年轻人往战场上送。”
没有找到门铃,我们再次拨通了杉浦正男家的电话。老人67岁的儿子杉浦伸一从家里走出来,热情地将我们迎进院内:“父亲正在等你们。”进到屋内,我们见到了102岁的杉浦正男,他个头不高、满头银发。
长江日报记者和杉浦正男父子的合影
大家纷纷在上面签名,很多旌旗是邮寄到中国的
杉浦正男虽年逾百岁,但思维敏捷,谈吐清晰,只是耳朵稍有点背。照顾杉浦正男生活起居的杉浦伸一告诉记者,父亲杉浦正男现在每天坚持读书看报3小时,对时事非常关心,近来安倍晋三的言行,令父亲感到担忧和气愤。
新中国成立之初,日本一些民间团体及各地工会组织,通过多种渠道到中国参观、访问,希望促使中日两国政府建交。1954年中国国庆节和195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受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一批日本民间团体访华,参加国庆观礼和国际劳动节大会活动,赠送给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铁路工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一批旌旗,表达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反省。
杉浦正男时任全日本产业别劳动组合会议事务局局长、全日本印刷出版产业劳动组合总连合会书记长等职。他说,他所在的工会组织制作了许多旌旗送往中国,大家纷纷在上面签名。“我是当事者,这些事情,我都知道。我签了名。”杉浦正男说,其中很多旌旗是邮寄到中国的。
“当时,我也很想去中国,1953年和1954年,我申请去中国的签证没得到政府的批准。到1956年,我接到中国工会组织邀请,终于成行。”
1956年“五一”前夕,杉浦正男在日本国内借了一笔钱,转道香港,以亚洲劳工代表的身份进入大陆,从广东坐火车到达北京。
杉浦正男在中国逗留了20多天,还去了沈阳等地。
老人还回忆,1954年10月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长李德全访问日本,他是陪同参观者之一。“我们特别希望李德全能作为使者促成中日建交实现,所以对她的到来非常重视。原计划她还要去北海道,我去打前站,负责安排接待工作。没想到她因故临时改变计划,提前回国了,没能去成。”
百岁时收到安倍礼物,全家却是“安倍政治”的反对者
杉浦正男的书房不大,在他书桌背后的墙上,贴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是他当年和新婚妻子富子的合影。照片中的富子漂亮、端庄,温柔地依偎在丈夫身旁。在墙的另一侧,贴着一张穿和服的日本女子的老照片,这是杉浦正男的第二任妻子富美子。
67岁的杉浦伸一告诉我们:父亲是一个坚定的侵华战争反对者,那场战争带给他的伤痛至今抹不去。杉浦正男10岁的时候就在东京一家小印刷厂做排字工,直到20岁才转为正式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他在日本加入反战行列,并通过建立日本印刷出版业劳工组织反对日本侵华战争。
“当时谁反战,谁就是反对天皇。”杉浦正男告诉我们。1942年,他被日本当局抓捕,在横滨一所监狱里关了数年,被囚生活悲惨,天天只能喝粥,一些人死在狱中。
“1944年4月,我在狱中听到一个悲痛欲绝的消息,我的妻子富子在1个月前的东京大空袭中,被炸弹活活炸死……”讲到这里,杉浦正男艰难地转过身去,用手轻轻抚摸着那张发黄的老照片。那一次,杉浦正男在东京市区的家,也被炸毁了。
1946年,杉浦正男出狱,在工会运动中结识富美子。杉浦伸一告诉记者,母亲富美子在战争中失去了至爱,在战后的满目疮痍中,与杉浦正男重新组建了这个家。
这是一个对日本侵华战争有永远抹不去悲痛记忆的家庭。杉浦伸一说,在战后日本,像他们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
他介绍,杉浦正男100岁时,安倍晋三给父亲寄过一份礼物,“但我们全家都是‘安倍政治’的反对者。”
采访持续了近2个小时,考虑到杉浦正男年事已高,记者结束了采访。老人特意叮嘱,专访文章刊登了,一定要给他寄一份。临别时,老人把旌旗一层层认真叠好,递还到记者手中。
“要和平,不要战争。希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再过几天,是杉浦正男102岁生日,老人准备以一场讲座迎接自己的生日,“反战”是讲座主题。
代表父亲将记者送出大门时,杉浦伸一轻声说:“如果你们还想问什么事情,尽管来,这里随时欢迎。”
首个访日中国代表团负责人李德全后人:
这批旌旗 很珍贵
李德全的外孙罗悠真拿着旌旗照片在母亲冯理达雕像前留影
“没想到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能在武汉找到与姥姥相关的这批文物。姥姥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日前,在北京海军总医院,看到写有他姥姥李德全名字的日本祈愿旌旗照片,年逾六旬的罗悠真很激动。
在此次发现的107面日本赠送中国的旌旗中,有5面旌旗上写有“赠李德全女史”、“欢迎李德全女史”、“赠李德全先生来日纪念”字样。从落款看,它们分别来自“兵库县尼崎市五长洲小学校”、“尼崎市冢口小学校”、“尼崎市支部冢口中学”、日本“全国土建劳动组合总连合”、“东京土建一般劳动组合”等组织。
李德全为着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之妻、新中国首任卫生部部长。据人民日报当年报道,1954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李德全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长身份,与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顾问的廖承志,应日本红十字会邀请,率中国红十字会访日代表团访问日本。李德全访问了神户、大阪等地,与当地的妇女、教育界进行过广泛接触。
李德全1972年在北京逝世。其长女冯理达曾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是我国着名免疫学家。2008年冯理达逝世后,海军总医院为她专辟了事迹陈列馆。长江日报记者通过海军总医院,与冯理达唯一的儿子罗悠真先生取得联系,并相约在冯理达事迹陈列馆见面。
谈吐儒雅的罗悠真在日本学习和工作多年。近年主要从事中日两国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工作。罗悠真说,1954年中日尚未实现正常邦交,李德全、廖承志率领的访日代表团突破日本政府层层阻挠,才得以成行。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到日本正式访问的中国代表团,主要是解决抗战胜利后,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日侨及部分日军战犯的归返问题。同时,通过中日民间交流,进一步促成在日本中国劳工遗骨的回国安葬事宜。
“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向往,成为当时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呼声。”罗悠真说,姥姥和廖承志在日本的访问,受到日本民众的热烈欢迎。当时,日本各地妇女、工会团体等向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赠送了影片、书籍、油画等。据当年报道,代表团访问大阪时,受到约4万大阪民众的欢迎。
罗悠真认为,有一部分旌旗应该是姥姥李德全一行访日回国后,日本友人及民间团体到中国访问和参加活动时赠送的。
罗悠真说,在武汉发现的这批旌旗很珍贵。这段历史不应该被两国人民忘记。
京沪汉中日关系专家:旌旗表达日本投降后十年民众反省
祖辈的深切反省 应被新一代日本人铭记
一面正中写有“全印总连”、“阳光印刷劳动组合”字样的旌旗(上图为局部)引人关注。旗子右上角缝着两个日本小木偶,左上角缝着两个穿中国传统服装的小木偶。旌旗上写有“誓平和友好”、“维护和平,共同奋进”等口号
60年前来自日本民间的这批旌旗意味着什么?日前,记者将旌旗照片传给研究中日关系的相关专家,他们认为:赠给中国的这些旌旗,表达了日本投降十年后民间对侵华战争的深切反省,并以此方式敦促政府承认日本的侵略事实。旌旗见证的历史,不能被今天的人们所忘记。
见证战后十年 日本民间的深切反省
由日本“全电波从业员组合”赠送的旌旗上书有“日中友好万岁,再军备反对”等字样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步平、武汉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德坤看到旌旗照片后认为,这些旌旗上的文字,表达了日本部分民众对侵华战争的反省,对日中和平友好的渴望。
胡德坤对几面旌旗印象尤深:一面由日本电子行业从业人员赠送的旌旗,手书有“日中友好万岁,再军备反对”等字样,表达了他们反对重整军备、反对侵略战争的态度;有一面旌旗右上角的文字是“绝对反对战争”,还有一面旌旗上写着“我们不要再和中国人民战斗了”。
“这些题字都很朴实,也很真实,反映了日本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渴望和平的强烈心态。”胡德坤说。
胡德坤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民间力量强烈要求与中国友好,这些旌旗正是两国民间密切交往的一个见证。
1950年10月1日,日本日中友好协会成立。成立大会发表的宣言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不仅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也破坏了日本人民的生活。
专家们认为,这批日本祈愿旌旗,清楚表明了日本民间在战后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反省态度,但日本官方对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反省一直不够。二战后很长时间,日本无一当权者承认侵略,很多侵略真相也被日本政府有意遮蔽。
步平介绍,战后初期,日本皇族有人提出过“一亿人总忏悔”,但他们的忏悔主要是反思日本发动的战争为何会失败,而非对侵略进行反省。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徐启新说,上世纪50年代,中日民间的友好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日本人民深切感到不能让侵略战争重演,这些旌旗是最好的见证。
当时日本政府敌视中国 赠旗可能遭受迫害
一面旗子上写有密密麻麻的签名
旌旗的赠送时间集中在1954年到1955年。当时,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日本政府追随美国,敌视中国。
“赠送旌旗这种举动,在当时两国之间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处于敌对状态的情况下,在日本国内要冒很大的风险,担负很大的压力,可能会受到极右翼的迫害。”胡德坤说。
1954年前后,日本正值吉田茂内阁执政时期,吉田茂紧跟美国步伐,镇压日本共产党,配合美国进行朝鲜战争,造成日本与中国关系冷漠和紧张。到1954年底,鸠山一郎上台执政,气氛稍有缓和,但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吉田内阁确立的日美关系框架。
胡德坤说,当时日本友好人士甘冒危险来到中国,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两国民间交往越来越多。1954年,受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日本工人代表团于9月30日抵北京参加我国国庆观礼活动——这是这批日本旌旗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吉田茂时期,日本社会对中国有一种偏见。”胡德坤说,日本部分民众通过赠送旌旗向中国示好,和中国方面增加交流,在日本国内需要突破重重阻力。
步平指出,战后数十年来,日本的进步力量与右翼保守势力始终在进行拉锯战,保守派政治家挑战和平秩序、否认侵略战争责任的言论始终没有停止。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说,近年日本官方出现了一股逆流,政治思潮右倾化,右翼势力认为东京审判是错误的,“这就是完全要否定战后秩序了”。从这个角度说,当年日本祈愿旌旗的发现尤具现实意义。
新一代日本人 应铭记祖辈当年的深切反省
一面旗子右上角用日语写着“战争绝对反对”
日本人民向中国赠送祈愿旌旗之举,恰好发生在战后十年左右。此时,日本民众对战争记忆深刻,对军国主义罪行造成的灾难有切身感受。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加上日本政府遮蔽历史、扭曲舆论,日本社会对侵略真相的认识也出现曲折。
“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去过日本,接触到不少日本人,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到80年代才得知日本军队曾在中国及亚洲国家犯下严重侵略罪行。他们所处的舆论和公共教育环境,跟中国人完全不一样。”步平说。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顾问王晓秋曾与许多日本学者及日本留学生接触,也多次赴日访问交流。“据我的感受,多数日本民众是愿意去直面日本侵华历史的,只是很多真相被日本政府制造的舆论和媒体策略所遮蔽”。
吴寄南认为,日本社会的主流人群还是爱好和平、珍惜中日友好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日本国民不需要再反省历史。“作为一个民族,对于祖辈的错误,要不断忏悔和反省,这样才能真正正视过去,开创未来,否则谈不上是真正的反省”。
王晓秋说,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造成巨大灾难,正视历史,牢记历史,了解侵略为什么发生,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这对于日本和对于受害国民众一样重要。
如今,亲历战争和长期致力于日中友好的一批人相继离世,由于日本教科书不正视侵略罪行、舆论宣传扭曲等,新一代日本人对日本侵略史缺乏认识。“在这方面,中日关系研究者应多做工作,多与日本民间交流,把事实真相传递给他们。”王晓秋说。
107面旗上数千签名密密麻麻
赠旗人来自日本十多个地区各个行业
在落款为“富山县”的旌旗上,和平鸽几乎占据整个幅面
今年3月,收藏这批旌旗的武汉藏家在晴川饭店向长江日报记者展示了107面旌旗。
记者看到,107面旌旗保存基本完好,多为红、白两色,颜色略显陈旧。旌旗幅面大小不一,大者如床单,小者如手帕,多用普通细棉布制成。
107面旌旗一层层叠放,装满一个大箱子。有的旌旗幅面较大,需由两位工作人员拉展开。记者为每面旗子进行了编号,并一一拍照。绝大多数旌旗上,写有反对战争、反对再军备、和平友好等口号,用日文毛笔手书,字迹清晰,用手触摸能感到墨汁干燥的质感。旌旗上还密密麻麻地签满了人名,排列随意,字迹有的工整隽秀,有的粗犷潦草。
令记者感叹的是,一些旌旗绣有栩栩如生的和平鸽。在落款为“富山县”的旌旗上,和平鸽几乎占据整个幅面,墨绿色衬底,以白线勾勒轮廓。另一面落款为“北九州水道劳动组合”的旌旗上,画有和平鸽、富士山,旁边配文“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永远是明朗的世界”。
据收藏者透露,这箱旌旗是去年底,在北京一处收藏品市场意外发现的,他将其购回武汉。旌旗上的文字显示,这批旌旗为1954年中国国庆节、195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由日本各行业组织、民间团体及个人,赠送给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红十字会等机构。
根据落款判断,赠旗者有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横滨、京都、北海道等日本十多个地区的各类工会组织,如日本劳动组合总评议会、全国印刷出版产业劳动组合总连合会、全日本造船劳动组合名古屋造船分会、全日本自动车产业劳动组合等,涉及铁路、水运、钢铁、百货、银行等不同行业、产业类别。
一幅正中写有“全印总连”、“阳光印刷劳动组合”字样的红色旌旗,细节尤其丰富。旌旗右上角用针线缝贴着一张黑白小照片,照片已经发黄,旁边用手工针线缝着两个穿日本和服的彩色小木偶,木偶旁写有“反对原子战争”等口号;旌旗左上角缝着两个穿中国传统服装的小木偶,旁边也写有口号。木偶下方及整个旌旗幅面上写满标语,签有“上山名子”、“柴田真江”、“吉住晴行”等名字。
107面旌旗中约有五分之一,来自日本兵库县尼崎市,大多为该市中小学校如尼崎市市立水堂小学校、开明小学校、西小学校等,赠送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劳动者团体。
据记者初步统计,107面旌旗上签名者达数千人,有的一面旌旗就有成百上千个签名。经初步采访获知,签名者有产业工人、家庭主妇、中小学师生等普通日本市民,也有当时一些工会组织、社会团体的负责人。(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蒋太旭 欧阳春艳)